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原標題“嘉興蠶農遭遇罕見蟲災無數蟲子爬進農戶家中”
眼下正是中秋蠶繭豐收的時期。不過,對于嘉興不少養蠶的農戶來說,一點都沒有豐收的喜悅,因為今年的蠶繭產量相當低。產量低的原因,是由一種蟲子造成的,這種蟲子在養蠶地區大面積爆發,非常罕見。
蟲子成災“入侵”民宅
李師傅是桐鄉市濮院鎮油車橋村的一名蠶農。和嘉興其他的農民一樣,他家每年都會養蠶,對他而言,這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然而,今年這期中秋蠶,卻讓李師傅非常失望,繭子的產量比往年低了很多。 昨天上午,記者和市農經局的工作人員來到李師傅家了解情況時,李師傅剛剛采完繭子,因為蟲害,他的臉上沒有一絲豐收的喜悅。
記者在現場看到,李師傅家的房子有兩層,其中一樓的每一間屋子都爬滿了密密麻麻的蟲子。特別是養蠶的那兩間屋子,蟲子多得更是讓人難以置信。地面、天花板、門框、窗戶等地,到處都是蠕動的蟲子,甚至連空中都有蟲子懸在絲上,仿佛在蕩秋千。在屋子里走一圈,就會有蟲子掉在衣服上。
據李師傅的妻子介紹,要不是平時經常把一樓屋子的門關著,這些蟲子很快就會爬到二樓去。屋子里居然會有這么多蟲子,看得記者有些頭皮發麻。
記者發現,這些淡綠色的蟲子長約2厘米,呈細長形,有牙簽般粗細,沒有人知道它是什么蟲。
根據李師傅的介紹,記者發現這種蟲子不僅僅出現在屋子里,桑樹、桃樹等葉子上,更是蟲子集中的地方,其中*為厲害的是桑樹。采一片卷曲的桑葉來看,里面就有這種蟲子。凡是有蟲子的桑葉,幾乎都被吃得只剩下葉脈,很多已干枯。
這些到底是什么蟲子?為何會出現這么多?對養蠶又有什么樣的危害? 李師傅表示,他也不知道這種蟲子叫什么,養蠶那么多年,很少碰到這種情況。5年前出現過一次,但也沒這么多。“這些蟲子把桑葉吃完,蠶寶寶都吃不飽,死亡情況很嚴重,所以繭子產量銳減,我們一點辦法都沒有。”
記者了解到,這種情況并非李師傅一家獨有,整個油車橋村乃至新生集鎮,都大面積爆發蟲災。來自浙江省農業廳、湖州農業局、桐鄉農業局等的消息,相關情況在上述這些地方也非常普遍。李師傅家的情況,只是蟲災的一個縮影。
氣候是主要原因
后來,記者和市農經局的工作人員把桑葉樣品帶回,請專業人員進行鑒定。 市農經局蠶桑站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種蟲子叫做桑螟,俗名青蟲,是桑樹的重要害蟲之一。
百度顯示,桑螟,俗名青蟲、油蟲、卷葉蟲等,屬于鱗翅目,螟蛾科,以危害桑樹為主。夏秋季幼蟲吐絲綴葉成卷葉或疊葉,幼蟲隱藏其中咀食葉肉,殘留葉脈和上表皮,使得桑葉形成透明的灰褐色薄膜,后破裂成孔,稱“開天窗”。其排泄物污染葉片,影響桑葉質量,9至10月因該蟲為害致桑葉枯黃,影響秋季養蠶或引發蠶病。
桑葉被吃光后,桑螟沒食物可吃,就去吃其他植物的葉子,或者爬進村民家里。
這名工作人員表示,今年由于諸多原因,導致了比較嚴重的蟲災:“今年夏天清涼多雨是*主要的原因。一是在這種天氣下,桑螟的繁殖能力特別強;二是下雨天農藥的效果非常差。我們已經給農戶們發放了材料和預報,但是由于天氣原因,效果并不明顯。”
今年早期的相關資料顯示,今年桐鄉境內4代桑螟畝蟲量都在1萬條以上,其中*嚴重的4萬畝桑園畝蟲量達到40萬至70萬條,這是非常罕見的。而來自省農業廳的相關消息,在海寧,今年第三代桑螟蟲量為2013年、2012年同期的8倍和2倍左右。
桐鄉市蠶桑站一名姓徐的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的蟲災是*近幾年*嚴重的一次。由于天氣原因錯過了*佳的噴藥時機,所以很難控制,現在蠶農們都遭受了不小的損失。“這已經是第五代桑螟了,也是*后一代,接下來到了晚秋,蟲災就會結束。我們會根據蟲災的嚴重情況,再打一到兩次農藥作收尾清掃工作。”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