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原標題“廣西柳城:期盼從‘東桑西移到’到‘東綢西移’的‘破繭化蝶’”。
碧綠桑園遮望眼,如雪蠶繭堆成山。時下,人們走進廣西柳城縣的村寨,到處都可以看到桑蠶豐收的場景。
柳城縣鳳山鎮塘進屯46歲的農民何秀玲今年種了12畝桑葉,她樂滋滋地告訴記者,用這些桑葉養蠶,年收入可以超過10萬元,相比種甘蔗,收入差不多提高了5倍?!巴屠?0%的家庭都在養蠶,每畝桑田每年純收入有7000多元?!焙涡懔嵴f。
何秀玲曾在蠶絲加工企業做過多年技術員,是屯里較早掌握養蠶技術的人。隨著國家“東桑西移”產業轉移項目實施,她看到了通過種桑養蠶致富的契機,在屯里牽頭成立了養蠶協會,帶動村民種桑養蠶并為大家提供技術服務。
塘進屯村民小組長張藝青告訴記者,塘進屯養蠶農戶從152 0173 3840年的8戶發展到現在的175戶,目前全屯有1100多畝桑園。去年塘進屯農民養蠶收入達680萬元?!巴屠锶ツ耆司兪杖氤^9000元,僅養蠶一項人均純收入就有6000元?!睆埶嚽嗾f。
“原來我不知道如何養蠶,就跟著何秀玲學,還參加了縣和鎮里組織的技術培訓,每逢圩日集鎮上還有養蠶專業技術員給養蠶戶進行指導,我種桑養蠶的技術就是這么學來的?!贝迕裰x麗華說。
為扶持群眾種桑養蠶,鳳山鎮爭取扶持資金40萬元,在塘進屯建設了標準的工廠化蠶房。記者看到,蠶房里安裝了水簾空調、升降機等設備。蠶農說,水簾空調可以將蠶房溫度控制在22攝氏度,這是*適宜蠶生長的溫度,在這樣的恒溫濕潤條件下蠶可以較快生長。“在標準化蠶房里,每年養蠶批次可以從12批增加到14批,蠶農可以提高收入近20%?!兵P山鎮黨委書記韋鴻英說。
韋鴻英告訴記者,鳳山鎮正計劃建設一個20畝規模的桑樹繁育基地,嫁接繁育優質桑樹品種,另外還要繼續推廣桑樹密植技術、機械化桑園管理技術和病蟲害防控技術,提高桑田產量。
在柳城縣,如今桑園面積超過15萬畝,每年鮮繭產量1.6萬噸,鮮繭產值6.7億元,蠶農戶均養蠶收入1.7萬元。目前已有繭絲加工企業5家,繭絲年產值5.4億元。
柳城縣委常委王煥瑞告訴記者,當地桑蠶產業發展,得益于國家“東桑西移”產業轉移政策,柳城縣抓住機遇趁勢采取“市場引導、資金扶持”等措施,積*引導農民種桑養蠶。
走進位于柳城縣城的廣西日田絲業有限責任公司,車間內機器轟鳴、銀絲穿梭………自動化繅絲生產線正滿負荷運轉,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場景。公司副總經理王傳東告訴記者,日田集團是柳城縣*大的繅絲企業,年收購干繭1000多噸,帶動和扶持了上萬戶農戶種植桑葉近兩萬畝,遺憾的是還不能在本地實現絲綢、絲織品生產。
柳城縣是國家“東桑西移”項目在廣西現狀的一個縮影。廣西蠶繭產量、生絲產量已連續多年位居全國**,但由于缺少技術和品牌,精深加工總量小、產業鏈短、產品附加值低等問題一直困擾著廣西桑蠶產業,從“東桑西移”到“東綢西移”的“破繭化蝶”還有待時日。
王傳東表示,日田絲業正積*打造絲綢系列產品,通過和浙江絲綢加工企業合作,目前公司“思福祥”品牌已有男女絲綢服裝、真絲領帶、絲綢壯錦、床上用品等系列產品,并暢銷北京、湖北、湖南、廣州、廣西等地市場。
“我們爭取通過品牌培育,下一步在柳城實現絲綢、絲織品生產,延長桑蠶產業鏈,更好地帶動廣西農民致富增收和西部絲綢產業發展?!蓖鮽鳀|說。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