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某品牌的定制服裝
日本定制品牌為“披頭士”樂隊設計的服裝草圖
??? 4月1日訊 中國“**夫人”彭麗媛在隨同出訪期間,穿著國產定制服裝、攜帶國產定制手包,給國際友人們送禮物也是國產化妝品的定制禮盒。一時間,“定制”成為新聞焦點。從早年間的“紅都制衣”到現在的“例外”、“無用”等定制品牌,中國服飾**定制走過怎樣的發展道路?中國高端定制品牌,是否借此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國內設計師品牌受到鼓舞
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院長趙平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業內普遍認為,這次國產品牌借習主席出訪在世界范圍內亮相是一件好事,對中國定制業及本土自主品牌尤其是**品牌的推動作用很大。資本市場反應迅速,A股上市的某些概念股已經漲停。這些年,中國服裝產業一直很困惑的是,雖然有一些設計和品質都很不錯的品牌,但國人對它們的認識不夠,它們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始終上不去。趙平認為,領導人偕夫人出訪代表的是國家形象,彭麗媛選擇本土品牌,客觀上對國內消費者尤其是政府官員穿著本土品牌的導向作用明顯,使一些品牌的知名度更高了,這對其他國內設計師品牌是很好的鼓舞和提升。
5至10年前,是中國定制品牌的引入期,現在已到上升期,消費者對定制的認識逐漸提高,但消費總體頻率并不高,還談不上市場份額,微乎其微。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說,國產定制的整個業態還非常不成熟,沒形成商業模式,更沒有產業化,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不過,在如今“成衣橫行”的時代,很多人越來越喜歡定制,定制也開始外延到中低端。去年我國服裝業的業績并不好,實際上也意味著產業升級期到了。消費升級以及消費者需求變化推動服裝產業必須升級。在這種背景下,定制服裝品牌更具成長空間。
據專家介紹,定制的定義分三個層次:一是品牌之下的定制,其實是偽定制,消費者只能在品牌提供的選擇范圍內,進行所謂的定制。二是品牌之上的定制,在品牌提供現有的產品范圍外,個性化地滿足消費者需求。三是自由的定制,消費者可以不考慮任何品牌因素,天馬行空實現完全的自由選擇。
定制是個性化追求的體現
“定制代表的是行業*高水平,不是量體裁衣那么簡單,”周婷說,對本土品牌來說,其實定制早就有了,*早的定制專門服務于皇室和權貴階層。上世紀90年代以后,成衣迅速發展,有些高端品牌開始提供定制服務。2000年以后,國內一些知名的設計師品牌出現,比如“玫瑰坊”的設計師郭培、“東北虎”的設計師張志峰等,他們的作品既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又具國際時尚元素,在國際上都引起過轟動。
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說,現在,定制的人群主要是文體明星、政府要員和商界名流。政府首腦及要員出訪,代表的是國家形象,其穿著既要突出個人品味,又要與個人形象氣質相契合。文體明星是潮流的**者,他們經常參加各種公眾活動,*需要突出個性。商界名流經常參加重要論壇和私人派對,這種場合名流云集,大家都穿****,一不小心就會撞衫,定制就顯得很有必要。“只有當消費者開始追求個性和品質時,定制才可能出現。”趙萍說,中高收入人群都有定制需求,只是頻率不同,高收入人群更頻繁,中等收入人群在某些重要場合,會偶爾定制如婚紗、禮服等。周婷認為,**定制在中國出現還有一個條件,現在國際上很多**在中國已經隨處可見,由品牌帶來的增值感不斷下降,有些帶明顯標識的奢侈品甚至給消費者減分。
本土定制缺少的不只是名氣
周婷認為,與國外品牌相比,中國定制品牌有一定優勢。一是民族情結,尤其是在出席一些重大國際場合時,中國消費者有很強的民族情結在里面。二是立足于自身文化,有內涵。三是國家一直大力倡導發展自主品牌。四是本土設計師更了解中國人的體型特征和穿著要求,設計出中國人喜歡的產品。
“中國定制在發展過程中有過曲折,主要是服務對象和市場定位不明確,市場定價也沒有把握好。”趙萍說,有些定制對中國元素的演繹太過泛濫,顯得不倫不類。企業必須擁有既有中國文化底蘊、又具有國際時尚嗅覺的時尚大師,才能設計出真正的上品。中國還很缺乏這方面的人才,對設計師的培養和塑造很迫切。
中國定制品牌還遭遇來自國際品牌的擠壓。國際知名品牌在中國占據*好的店面,擁有完善的銷售渠道,加上中國人慣有的“洋的就是好的”思維定勢,使國際**在消費者心中的占位更具優勢。
此外,營銷推廣方面,中國**定制也做得不夠。號稱“中國**成衣定制**家”的紅都集團,幾十年來,一直為中央領導、政界要員、國內外知名人士制裝。不過,趙萍認為,“紅都還談不上是高端時尚定制。”老百姓眼里,它只是政府采購對象,不知道它有什么知名的**設計師,紅都有必要宣傳自己的設計師團隊,突出設計師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力。一些國際**品牌懂得充分利用媒體資源為他們造勢,國內一些定制企業差距很大。當記者聯系國內某定制公司希望了解情況時,對方態度很冷淡,在記者發稿前沒收到任何回應。
周婷認為,現代社會已經發展到一個消費者導向的商業階段,是消費者的個性與內涵賦予了品牌內涵的多元化。越是高端消費者越排斥品牌所標榜與強調的品牌個性,反而期待產品個性與個人特性的匹配。定制趨勢實際上就是消費者由忠于品牌到忠于品質的轉變,誰迎合了這個市場趨勢,誰就能贏得市場的認可并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