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0日,我們來到東營市利津縣。利津縣常年種植
棉花,主要以成片種植為主,受近期陰雨天氣的影響,利津縣的棉花生產不容樂觀。
????植棉面積穩重有增
????東營市位于山東北部黃河三角洲地區,東營地廣人稀,土地鹽堿化較重,*適宜棉花種植。近幾年棉花播種面積有穩定增加的趨勢,根據統計局數據,東營市2009年至2011年植棉面積分別為152 0173 3840.32萬畝、186.8萬畝和199.59萬畝,產量分別為13.67萬噸、11.62萬噸和 14.91萬噸,預計2012年棉花種植面積達到210.2萬畝,較去年增加5%左右。目前東營的主產棉區在利津、墾利和河口等地,因東北部黃河三角洲荒地較多,還有大片的鹽堿地待開墾,東營的植棉面積還有望繼續增加。本次考察的利津縣植棉面積也有小幅增加的趨勢,根據山東省中央財政棉花良種補貼計劃,利津縣2010年和2011年的的棉花補貼面積為64萬畝和85萬畝,預計2012年利津的面積將與去年持平。
????棉田受陰雨天氣影響較大
????7月底8月初受強降雨和臺風等自然災害的影響,利津縣的棉花受災面積較大,據東營市有關部門統計,利津縣共有69.12萬畝棉田受災,當地的棉花都不同程度出現了積水和輕微倒伏等現象,對形成伏桃及早秋桃產生不利影響,有專家估計產量預計減少30%左右。通過對利津縣鹽窩鎮孟家莊村的棉田進行實地考察,我們發現,產量或許要更差一些,當地棉田棉株倒伏現象普遍,目前株高普遍在1.1m至1.2m之間,好一點的地塊結桃10至15個,普通地塊結桃8至10個,遠低于正常年份的25至30個桃,如果單純按棉桃計算,產量將下降50%以上。并且由于陰雨持續,上層未做成的棉桃被打落,棉田土壤墑情過于濕潤導致棉田底部通風不暢,部分底層棉桃已經發黑。目前底層有2至3個棉桃已經開花吐絮,但氣溫偏低導致棉桃吐絮緩慢,根據利津氣象部門的預報,未來15天內,利津當地的氣溫在20至30度之間,溫度依然偏低,并且還會有零星的降雨,如果再度引發連陰天,產量預期還將有所下調,目前單產預期在200 斤以下,為正常年份單產的一半左右。
????植棉成本有所增加
????近年來,隨著人工和物質成本的增加,植棉成本明顯增加。截止目前,當地棉農每畝棉花投入尿素25公斤,計59.25元;磷酸二銨20公斤,計81元;硫酸鉀20公斤,計79.2元;地膜2公斤,計27元;種子2公斤,計60元;農藥80元,澆地30元,耕地25元,播種20元,總成本為 461.45元。如果加上雇工成本,當地工資為70元/天,如果按照8個工,共計560元,還要加上自有勞動,包地費用,盡管今年每畝地租費比去年下降 100元,每畝為400元左右,那么總成本為1600元/畝。而按照目前的畝產200斤,籽棉價格需要漲到8元/斤才能保本,今年種棉肯定是要虧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