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據海關統計,2020年12月我國進口
2020年1-12月我國累計進口棉花約216萬噸,同比增加17.89%,進口貿易方式中一般貿易排在首位,美棉、巴西棉、印度棉居于進口前列(澳棉因產量、品質“雙降”、價格“高不勝寒”及中澳關系持續緊張等原因被部分中國買家從“購物單”中剔除,進口量、排名直線下滑)。
青島某棉花進口商表示,2019年、2020年我國分別增發了80萬噸、40萬噸滑準關稅棉花進口配額,對加工貿易、紗布競爭力提高的刺激作用比較明顯,滑準關稅配額的使用率比較高,有力地彌補了1%關稅配額不足、紡企用棉復雜多樣、*大限度降低成本等問題。
為什么12月份棉花進口量“井噴”呢?筆者歸納如下四點:
一是隨著12月份內外棉花價差大幅收窄,外棉的競爭力持續增強。近期,ICE棉花期貨主力合約突破80美分/磅后進入盤整;而
二是部分棉紡織企業、進口商12月底前集中使用滑準關稅加工貿易配額、1%關稅進口配額所致。一方面11、12月份一些進口企業手中剩余配額比較零散、數量低(只剩幾噸、十幾噸或幾十噸),需要幾家企業湊在一起清關,而國際棉商、大型棉企中后期美棉、巴西棉等也表現為批次多、差異大、單批數量不大,買賣雙方“一拍即合”;另一方面相關部門對滑準關稅加工貿易配額是否可延期至2021年2月底前使用一直沒有明確,部分企業擔心配額被浪費;
三是受新冠疫情防控、公路運費上漲及新疆棉企業資金流相對充足等因素影響,2020/21年度中高品質新疆棉向內地移庫進度有些緩慢,而訂單回暖、棉紗產銷兩旺的中小紡企為了解決原料“等米下鍋”問題采購重心轉向港口保稅、清關棉;
四是美國禁止進口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棉花產品的利空逐漸顯現。該令適用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及其附屬單位生產的所有棉花以及服裝、紡織品等棉制品,部分中國外向型企業、代加工商為達到國際品牌、零售商的要求只得擴大采購外棉,降低被扣押的風險。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