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下午說了一陣子的滑準配額終于下發落地,不過數量上少了20萬噸,只有80萬噸,說法有兩種,一種是省著點,剩下20萬噸還可以后面調控;一種是政府也意識到當前外棉合適資源不多,所以少發點。當然為什么少發20萬噸只有政府自己知道,我也不瞎猜。而這次的配額有個不同的地方,就是沒有限定加工貿易還是一般貿易,由紡企自主選擇,這個確實是筆者知道的**次,于是配額下發以后,朋友圈還有各種行業群歡欣鼓舞,而不少朋友也來問怎么看這個問題,是不是利空出盡,這個我倒不好說,只想再梳理一下。
其實現在配額下發,只在于發與不發,不在于配額多少,因為誰也沒底現在能進來多少棉花。有兩個原因,分兩種情況看。**種,這是自然年度配額,那么就是大概率沒法延期,因為滑準配額據說無法延期至來年2月,那就只能進口現在到12月底前到港的棉花,本年度的棉花主要是澳棉,巴西棉,新年度的棉花是印度棉和少量美棉,澳棉雖然本年度增產明顯,但基本過了訂購期,當然后面估計還有少量的資源可以拓展,而巴西棉本身出口就不多,看中國的就更少,筆者初略估計兩者加起來很難超過40-50萬噸這個區間。剩下的配額怎么辦?只能針對印度棉,因為印度是離中國*近的大量產棉出口國,新棉*早到港可以在11月份,美棉會有*少量在12月底之前到港,但幾乎可以忽略。但一方面印度棉本身也面臨大小年問題,去年據估計有600多萬噸,消費接近540萬噸,如果中國進口40-50萬噸印度棉,那么下年度的印度棉基本上除了自用,沒啥東西了,其他國家比方現在遭受干旱的巴基斯坦,還有印度邊上的孟加拉等只能轉向西非棉或者美棉,印度呢本身也經常出現前面賣的多,后面不夠用的情況,那印度本身可能也要轉向這兩個。當然印度棉本身質量太差,特別是早期花,價格合適的情況下中國要不要買還是問題,何況價格也不會低。
第二種情況,就是按照現在配額申請流程,下發的是下年度的配額,當然這樣以棉花年度的配額至少我印象中沒見過,但假設是這樣,那么只能買下年度的棉花,主要*好的就是美棉,因為澳棉本年度的過季了,下年度的得起碼5月份以后,那中國多買80萬噸美棉,又回到此前筆者一再提及的美棉本身狀況,現在預售了105萬噸了,再加上這80萬噸,按照USDA的預估而言,產量剩下的也就是240萬噸不到了,但現在未點價合約已經超過11萬張,當然這些未點價合約不是都想點美棉的,但是如果對應的空單套住了,又不愿意點價,那就需要240多萬噸資源才能交割了,而且現在明顯被套住了,屆時多頭又可以肆無忌憚的重演本年度的劇本了。有人說未點價合約可以砍倉點掉啊,但是空單平掉價格也會漲啊,所以這個預期下,美棉怎么大跌?
另外如果中國不買美棉買其他,能買誰的,其實基本上回到上面那個問題,就是多買點印度棉西非棉等資源,其他國家土耳其?巴基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都自己用都不夠,何況還有東南亞一堆國家嗷嗷待哺,那里去找新增資源來填中國這張新張開的口子。一旦中國多買點印度棉西非棉,其他國家只能多買點美棉,效果還是一樣。
那資源不夠怎么辦?只能漲價,漲價就帶來一個問題,如果國家直接國儲采購,那反正買了不管,一波流,但是現在發配額,那買家不可能統一定價,而市場定價就看供需,價格上來了,現在預期已經兌現了很多,公告下來后美棉又回到93了,按照滑準清關裸價就已經在152 0173 3840多了。如果再漲,先可以在與新疆棉合理溢價的情況下,壓一壓配額的灰色價格帶,但很快紡企衡量之后還不如用新疆新棉,那么配額也就沒人要,沒人用了,這樣一來,80萬噸能完全用掉么?何況別忘了,今年的89.4萬噸還沒完全用完,明年還會發固定的89.4萬噸。所以配額只有發不發一個問題,超過了一定額度就沒有發多少的問題了,發一千萬噸,實際用的也只有那么點。
既然進口資源到底增加多少不明確,那現在國內的供需到底是什么情況?其實先不考慮進口,新年度的期初庫存大概率在250萬-300萬噸,新棉產量在550萬噸可能較大,這么一算也就是800-850萬噸,基本與需求一致,拋儲200萬噸,期末庫存就是200萬噸加上進口量,而這樣一來國儲只剩200萬噸,其中一百萬噸五級棉或者26mm以下棉花,其他的也是尾貨,后年怎么辦?況且200萬噸加上進口如果100萬噸,期末庫存和今年也就差不多。如果進口150萬噸,也就是350萬噸,而且有沒有想過這其中還有很多套保空單被套而被鎖掉的資源,因為有這個預期在,價格肯定就有體現了。當然現在*大的問題還是短期的國儲質量結構沒有完全明確,另外就是1901合約兩個年度的棉花都可以交倉單并且9-1價差已經足夠移倉,所以這是短期的*大壓力,所以這是短期的矛盾所在,大家多空吵個不可開交。
但如果換個思路來想配額這個問題,當年14年以后15-17年都是維持89.4萬噸配額,為什么?因為要消化國儲,降低國儲庫存,國儲庫存實在太多了,但現在開放了更多的配額,而且是在國外棉價這么高的情況下,符合國內外普遍認為要增發配額的預期,這說明啥?說明國儲不用再降庫存了,國儲的地位開始轉變,國儲不再是太多了,而現在正好用,接下來呢?誰都知道,可能不夠用。至少國儲里面的好棉花是這樣。而且今天有個朋友來問,為啥今天期貨價格跌了,拋儲折3128B均價反而漲了,這個均價漲了其實就是競拍價漲了,為啥?因為近期投放的資源大部分很差,紡企根本不怎么想競拍,所以剩下的相對較好的資源反而競價提升了,這就是今天成交率低而價格提升的主要原因。
其實說句誅心的話,看一件事情的本質,不是看主事者的表態,而是看主事者的行動,就好像大家嘴上多空紛亂,*終看的還是要看手頭的單子是啥。國儲這個問題也是,如果國儲依然威懾仍在,資源充裕,國家近期新疆棉的掛牌比例就應該始終在高位,而不是降低,同時在這個不適合大量進外棉的時候也不應該是發配額而應該是增加拋儲。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看,除非后面國家確定增量拋儲,并且增量新疆棉拋儲,否則國家確定下發配額的行為可以說是棉花中長期牛市的定音錘,后面只是中短期節奏的問題了。
另外從行情本身來說,中期的震蕩格局我之前也提了好幾次了,主要在于近期國內的整體矛盾尚未激發,所以需要醞釀,另外從市場運行層面看,基本上牛市都是政策調控的利空下慢慢起來的,而熊市則很多時候都是在政策不斷的利好支撐下不斷下行的,就好像前面那么些年,棉花一路下跌,國家的收儲,甚至到13000附近傳言中棉等大企業收購棉花等等,但棉花*終還是滑向10000的深淵,而從市場多空來看,有分歧才有行情,沒有空頭多頭怎么可能把行情做上去。所以綜合看來,筆者依然覺得棉花長期看多的邏輯是確定的,后面的問題只是在于處理中短期的節奏而已。當然具體的東西大家自己看著辦,千萬別因為我的觀點而怎么樣,我大晚上趕在開盤前辛辛苦苦寫出來,就是分享一個思路,但千萬別把我當燈塔,我自己的前路都照不清楚。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