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棉主力換月,盤面表現疲弱,鄭棉從區間震蕩的波峰快速回落到浪谷,呈現弱勢震蕩筑底格局,消*情緒或難持續,后續行情可期。
輪儲延續“冰火兩重天”
?
2017/18年度儲備棉的輪出從3月12日開始,截至4月10日,累計計劃出庫63萬噸,出庫成交37.18萬噸,成交率59%;*高價152 0173 3840元/噸,*低價12700元/噸。
?
拋儲首日成交率高達93.63%,此后一路下挫,至4月10日當天成交率僅為44.66%,大部分計劃流拍。從分項數據看,地產棉成交5022.965噸,成交率23.21%,成交均價13792元/噸,平均加價147元/噸;新疆棉成交8390.292噸,成交率****,成交均價14424元/噸,平均加價690元/噸。
?
不難看出,疆棉全部成交,地產棉大部分流拍;該現象自拋儲開始就一直存在,主要由于地產棉種植區域分散,品質參差不齊,加之是國家之前為保護棉農利益兜底輪入,整體品質較差;疆棉相對品質較好,可作為生產高支棉紗的原料,能夠滿足國內紡織產業升級及高端化需求。新疆棉全部成交也從側面折射出棉紡企業消費活躍。
?
新政助力新疆創奇跡
?
新疆是天然優質產棉區,疆棉產量占到全國棉花總產量70%左右。且新疆處于“一帶一路”腹地,國家一直致力于打造新疆高端紡織產業集群,以帶動西部經濟發展。早在2015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就印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促進就業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新疆紡織業的發展分兩個階段來實施:**階段:2015-2017年,新疆棉紡產能達到1200萬紗錠(含氣流紡),棉花就地轉化率為20%。第二階段:2018-2020年,棉紡產能達到1800萬紗錠(含氣流紡),棉花就地轉化率保持在26%左右。
?
在意見出臺之前,2012年底新疆全區棉紡產能約700萬錠,到2017年,新疆已投產棉紡產能達1746萬錠,超額完成**階段的目標,提前3年基本完成第二階段目標。續寫了疆棉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新奇跡。
?
另有數據顯示,在疆備案的紡織服裝企業從2014年初的560家增長到2017年底的2703家,其中內地來疆投資設廠企業由4年前的數十家增加到616家,實際投資額超過800億元,占全行業70%以上。短短幾年奇跡般地形成了“三城七園一中心”的格局。
?
然而2018年3月25日,自治區政府下發了《關于嚴格控制棉紡產業無序發展的緊急通知》,立即叫停棉紡產業在建項目建設和所有擬建項目前期工作。從宏觀角度看,進一步科學規劃新疆高端紡織產業的形成,杜絕過快無序發展給行業帶來的隱患。
?
4月4日自治區針對暫停在建、擬建發布了*新公告。一是保持現有政策穩定;二是對暫停開工在建的棉紡項目,由行業機構進行評估,裝備和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且具有一定生產規模的棉紡項目,允許繼續建設,建成后繼續享有現行對棉紡產業的扶持政策;三是對2018年3月31日建成投產的棉紡項目,繼續享有現行政策,分三年通過技術改造、兼并、重組、置換等方式,逐步淘汰3萬錠以下規模、裝備落后的棉紡產能;四是取消新疆地產棉的補貼。
?
由于國內棉花產不足需,除拋儲外每年還需部分進口。2017年進口量115萬噸(含配額),2017/18年度配額仍為89.4萬噸。今年2月進口量同比下降28.6%,環比下降23.1%。如不得不對美棉及棉短絨進口加征25%關稅,將從供給側對國際國內棉價產生影響。
?
總的來講,新疆新政短期或將壓制新疆產能的釋放,減少對棉花的需求,對盤面形成一定的壓力,但從中長期利多棉花。拋儲成交率下滑,與疆棉的占比關系較大,同時也不可忽略紡企保持棉花低庫存、隨用隨買的市場預期因素。但輪儲結束后,中國的低庫存或許是未來利多棉花的重要內驅力。從技術角度來看,截至4月10日鄭棉1809合約縮量止跌企穩,5日均線拐頭向上,MACD即將金叉,可以逢低建多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