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 路透北京11月10日電 中國海關周四公布,中國10月出口同比增15.9%,略遜于預期,進口同比增幅則遠超預期,為28.7%,貿易順差為152 0173 3840.3億美元,低于路透調查中值249億美元.
海關數據并顯示,10月出口環比下降7.2%,進口環比下降9.5%.經季節調整後,10月出口同比增長14.4%, 進口同比增長22.4%;出口環比下降1.4%,進口環比增長3.2%.
以下為市場人士的評論:
瑞穗證券亞洲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沈建光:
歐美經濟不景氣對中國外貿狀況的影響將一直持續到明年,可以說,明年的出口情況可能面臨更差,同時由于進口的進一步改善,順差也會隨之下降.預計接下來的幾個月的貿易順差會下來,人民幣升值速度可能也會由此減慢.
渣打銀行分析師 李煒:
中國實質出口增速從去年年初的30%左右降至目前的8-9%.盡管月度數據可能波動較大,但下行的趨勢已得到確認.
由于政策未見放松,房地產銷售下滑,這將迫使地產商放慢擴張的腳步,進而減少中國對鐵礦石和其它原材料的需求.
華寶信托宏觀分析師 聶文:
10月份出口增速較9月份繼續下滑,與我們預期一致.出口增速持續下滑,主要與歐美經濟疲軟有關,受圣誕節效應影響,10月份環比下滑較少.從廣交會的訂單數據來看,以中短單訂單為主,預示著未來出口增速將繼續下滑.
10月份進口高于我們預期,在10月份大宗商品價格回落,而進口增速保持高位,說明國內需求仍有一定熱度,具體而言,10月份中國普遍出現柴油荒,成品油進口增加;二是部分產品國內外價格倒掛,增加進口需求;三是今年春節較早,企業提前進口備貨.
馬來西亞聯昌銀行貨幣策略師 SURESH RAMANATHAN:
10月貿易順差低于預期,且出口增幅下降釋放出中國經濟放緩的訊號.加之昨日公布的通脹數據顯示物價壓力亦有所緩解,這些都反映了中國經濟正在軟著陸.
浙商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 郭磊:
出口數據低于我們預期,估計背後是歐債危機深化所帶來的歐美訂單下滑影響在逐步顯現.我們亦在考慮是否要適度下調對四季度整體出口的預測.但整體而言,我們傾向于認為出口在15%左右的平臺將會大體企穩,類似2008年那樣出現"斷崖式下跌"的情況將是小概率。
而進口維持高速增長符合預期,亦是政策樂見.
目前管理層已有意通過擴大進口來從根源上扭轉中國經濟失衡的局面,再加上人民幣匯率的整體趨勢變化亦有利于進口,我們繼續看好未來一年內的進口增速;而作為結果,順差可能將大體維持在目前的月均水平.
在出口減速、通脹進入下降軌道、經濟增速回落的情況下,人民幣升值壓力有明顯減弱;但按照購買力平價的一般規律,未來升值仍可能有一定空間.所以估計未來匯率政策仍將會是漸進和逐步的.
民生證券策略分析師 張琢
對于明年經濟形勢的判斷,歐美市場的經濟肯定還難以很快復蘇,出口下降可能還是會比較大,市場對這個擔憂也比較多些.我們預測2012年中國的凈出口對于GDP的影響是負的0.2-0.3個百分點,出口全年增幅可能9%多一點不到10%.市場對于進出口形勢已經有所預期,今天滬綜指開低主要受外盤影響,後期還要看權重股走勢.
申銀萬國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 李慧勇:
10月出口增速明顯低于預期,進口增速則超出預期.出口來看,印證從上月開始往下走的趨勢.主要是由于歐洲經濟走弱,新興市場受發達經濟體的牽連經濟亦出現下降.預計明年出口增速下降是大勢所趨,預計明年出口增速為14.5%.
進口增速大幅超預期,令10月貿易順差遠低于市場預期.估計進口增幅超預期可能是由于國家政策推動,有意鼓勵進口,平衡貿易順差所致.今年貿易順差預計將呈穩中回落趨勢,順差占GDP比重今年可能會降到3%以內.
人民幣匯率走勢短期內還是取決于國內經濟形勢.如果經濟增長沒有問題,即意味著還會按照既定的思路:主動、漸近、可控的去升值.
上海證券宏觀分析師 胡月曉:
10月出口增長弱于預期,進口基本和預測相符,差異在于我們對海外需求預測過于樂觀.受西方債務危機的影響,海外需求放緩超出預期,說明未來全球經濟放緩的趨勢仍將延續.國內進口需求延續強勁趨勢,表明中國經濟內在活力依然強勁,中外經濟走向的差異,將進一步縮小我們的順差規模水平,未來凈出口對中國的貢獻還將下降.
國開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 杜征征:
進口增幅比預期要強幾個百分點,主要受惠于前期停工的鐵路項目*近陸續復工了,還有就是水利、保障房方面的項目拉動了投資,使整體投資水平維持在一個較高位.另外,*近中國高層出訪,可能也簽訂了一些訂單.預計今年進口增幅或達20%左右.
出口方面,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主要就是影響出口,我們認為只要年底之前歐洲不出現大的問題,出口將保持一個逐步回落的態勢,除非希臘退出歐元區,那就另當別論了.以目前條件預計,全年出口增幅在15%-18%的水平.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 張永軍:
10月份的外貿數據基本與我們的預期一致,繼續驗證了中國出口受歐債危機影響下行趨勢不改,預計後兩個月會延續這一態勢.中國穩出口的任務依然艱巨.而進口增幅的擴大顯然與中國鼓勵進口的政策有關.
中國宏觀調控基調沒變,但在持續收緊的宏觀調控面前,政策如何把握不致內外需的回落過快,從而導致經濟大起大落至關重要.
交通銀行分析師 陸志明:
從同比增幅看,出口回落速度超出預期,歐債危機影響令出口下降明顯.未來若危機進一步惡化,則會對中國出口產生持續影響,從而令順差態勢也不會特別樂觀.
而10月進口狀況總體比較理想,預計未來不會下降太多,但亦不能排除其隨貿易狀況惡化而有所下降,大宗商品價格疲軟將影響進口總體規模;同時,國內經濟放緩態勢下需求亦或受到影響.
西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王劍輝:
進口增長強勁,這顯示了國內促進消費的政策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時,人民幣處于升值通道,而國際市場大宗商品的價格下降,這些都促進了進口量的反彈.進口大幅增長,也顯示了中國國內經濟整體的活力還是不低的.
出口下降符合預期.中國出口規模的基礎已經很大了,未來要進一步擴大出口的增幅難度已經越來越大.我們認為,出口增長保持12-14%,是一個可持續的增幅.出口增速的適度回落其實是一個好現象,只有這樣才有動力進行結構性調整.
進出口數據可能會在短期內影響人民幣幣值,但中長期看,人民幣還是應該處于一個緩慢上升的通道中.
**相關背景**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廣東考察外貿企業時表示,要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避免給外貿企業造成過大的沖擊.他強調,當前要保持出口政策基本穩定,積*擴大進口,加快外貿發展方式,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積*穩妥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中國企業在境外設立加工基地、營銷網絡和研發中心.
中國海關總署表示,截至11月2日,中國今年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累計突破3萬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李雨時預計,明年中國進出口增幅不會低于10%,外貿總額會較今年約3.5萬億美元增長10%,達3.8萬億美元.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