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關于內地棉花(152 0173 3840, -100.00, -0.74%)也有直補的消息被有關部門證實,市場得到稍許安慰,但是整個棉花及棉副市場依然低迷。9月27日,山東一位業內人士說,上市的新棉籽“止不住地往下跌”,市場感覺壓力很大,不知如何是好?
上市質量不佳價格向下波動
由于新上市的棉籽質量不是太好,收購價格出現下跌。截至9月27日,河北、山東、河南及天津各地軋花廠仍然是零星開秤,籽棉收購數量有限,明顯慢于去年進度。前幾日,筆者在山東德州看到一幅凄涼場景。
在昔日棉油壓榨比較繁榮的夏津、武城等縣,仍然沒有幾家油廠開工,軋花廠也僅5~6家開秤,新加工出的棉籽普遍水分大、出油少。夏津某油廠老板說,目前他們廠購買的新棉籽含油10%,含水15%以上,到廠價格為1.09元/斤,較前幾日下跌0.03元/斤。9月中旬以來,夏津、武城等地棉籽價格持續下滑0.05~0.07元/斤。 與山東情況類似,目前河北滄州、衡水,河南鄭州、新鄉以及天津靜海等地新棉籽到廠價格為1.06~1.09元/斤,均較上周下行0.05~0.07元/斤。
悲觀情緒較濃,油廠開機推遲
當前油廠普遍持悲觀態度,大量開機或推遲至10月下旬。“不看好,今年市場乏善可陳。”談起對后市的看法,河北邯鄲的老陳就滿腹苦水。他認為,至少春節之前棉籽榨油不會有啥好行情。
一是近期棉油仍處于下跌通道。老陳的油廠已停工40多天,但仍庫存棉油170噸,9月25日,其出廠報價5400元/噸,較24日再次下調50元/噸。老陳介紹,自停工那天到現在,棉油價格共下調了350元/噸,但始終少人問津。因為擔心“砸”在手里,他打算繼續下調價格變現。
二是棉粕迎來淡季,價格向下。
9月26日~27日,40%蛋白棉粕價格:河北為2560~2580元/噸,山東為2550元/噸,河南在2600元/噸一線,價格水平比上周再次下調80~150元/噸。目前,河北、山東沿海地區魚蝦均已出水,水產養殖已進入年度淡季,養殖戶也不再采購相關飼料,棉粕需求*為低迷,短期繼續向下的可能性增大。
基于棉副產品易跌難漲的判斷,油廠觀望情緒濃厚,開工*少。市場預計今年黃河流域油廠大范圍開工時間或將推遲至10月底。
棉油或穩棉,粕弱勢難改
初步判斷,10~11月份國內棉籽及其產品價格走勢大致如下:棉籽:價格先跌后穩。筆者依然認為,今年黃河流域棉籽底部應該在1.00元/斤一線,目前價格已至 1.05~1.10元/斤,繼續指向低點1.00元/斤。但是近期新籽價格跌勢如此之猛,*關鍵的還是因為油廠開工少,棉籽質量不佳,待市場回歸正常軌道,棉籽將會逐步在1.00元/斤以上價位企穩。
棉油:企穩可能性大。隨著新棉籽逐步上市,棉籽榨油重新興起之后,棉油的勾兌需求將會大增,從目前棉籽油、豆油(5980, 50.00, 0.84%)、棕櫚油(0, -5194.00, -100.00%)的價差來看,棉油與棕櫚油價格已非常接近,隨著天氣轉涼,棕櫚油的市場份額將被棉油侵占,為其價格企穩帶來可能。
棉粕:弱勢窄幅震蕩。目前,棉粕的壓力主要來自與豆粕(3117, 21.00, 0.68%)的價差過小,其700元/噸的價差不利其行情。
所以,棉粕相對于豆粕存在下行壓力。加之水產養殖進入淡季,對棉粕需求也產生不利影響,筆者認為,棉粕短期難改弱勢,但大跌又不太可能,以弱勢震蕩為主。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