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2014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將于6月16日~20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在紡織行業整體市場形勢并不太樂觀的情況下,本次展會情況怎樣?展會將呈現怎樣的新特點?記者采訪了本屆展會主辦機構中國貿促會紡織行業分會常務副會長徐迎新,請他對即將到來的展會進行全面的展望。
記者:據了解,本屆展會啟用了13個展館,總面積超過了15萬平方米,是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與ITMA亞洲展覽會聯合辦展以來規模*大的一次。在今年整體市場形勢并不太樂觀的情況下,本屆展會為什么還能吸引這么多的參展商?
徐迎新:當前,中國紡織工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科學發展的關鍵時期,對滿足技術升級要求的自動化、智能化設備以及節能減排設備仍有很大的市場需求。這從參展設備上得到了直接的反映。
從各類參展設備的比重來看,印染設備和織造設備的增長幅度較大。隨著市場需求的多變及節能減排政策的相繼出臺,印染企業對設備升級換代的需求比較明顯,印染設備廠商近年來也推出了不少適應小批量、多品種以及綠色生產需求的新設備、新技術,希望通過紡機展推介新產品,吸引客戶。織造設備則呈現出向產業用方向發展的明顯趨勢,強調生產靈活性的跨領域設備也不斷涌現。
當前紡紗和化纖行業發展主要受到了原料問題的影響,但紡紗和化纖企業對自動化、智能化設備仍有不小的需求。本屆展會上參展設備中比重*大的仍是紡紗和化纖機械,參展設備的自動化水平整體上有明顯提升。
此外,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與ITMA亞洲展覽會不僅針對中國市場,還輻射整個亞洲地區。近年來,亞洲紡織業發展迅速,巨大的市場對世界各地的紡織機械制造商都非常有吸引力。在2014年紡機聯合展上,將有更新、更先進、更綠色的工藝和設備推出,這必將為加快我們建設紡織強國提供新的動力,同時,也必將為亞洲地區乃至全球紡織工業的健康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記者: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是高度國際化的展會,本屆展會在國際化方面有哪些新體現?
徐迎新:國際化程度高,一直是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會的一大特點,其國際化不僅表現在參展商的全球化上,更體現在辦展團隊的國際化以及專業觀眾的組織國際化方面。
從參展商來看,國內外知名企業:中國恒天集團、連云港鷹游、上海太平洋機電、圣東尼、東飛馬佐里、浙江泰坦、寧波慈星、常州同和、山西鴻基、晉中貝斯特、泰安康平納、浙江遠信、無錫宏源、格羅茨-貝克特、卡爾邁耶(中國)、日本豐田、意達、賜來福、村田、巴馬格、特呂茨勒、立達、史陶比爾、島精、斯托爾、津田駒等悉數到場。截至4月初,主辦方已經安排了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的152 0173 3840家展商。從參展商結構來看,中國大陸地區占2/3,海外部分占1/3。
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與ITMA亞洲展覽會合作以后,聯合展引進了先進的國際辦展理念,并與中國實際國情相結合,經過三屆6年的歷練,已成為全球紡織機械展覽會中具有中國特色且高度國際化的**展覽會之一。
從專業觀眾來看,2008年至今,該展會的海內外專業觀眾數量一直不斷提升。2012年6月的聯合展共接待了92000多人次的專業觀眾和業內人士。其中海外觀眾占25%,來自93個國家和地區。
在海外觀眾的邀請上,今年主辦方不僅與全球40余家專業媒體合作,發布展會消息,投放大量宣傳廣告,還同土耳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越南、印尼等重要紡織生產國以及國內的專業協會和一些中介組織達成一致,這些專業協會及代理組織已經開始在當地啟動專業買家的組織推介活動。目前,主辦單位已陸續在印度、越南、土耳其等紡織生產國開展觀眾推介活動。近兩年,隨著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等新興市場紡織產業快速發展,這些地區對新設備、新技術的需求也正越來越大,且各國支持紡織產業發展的政策力度也在加強。基于這些因素,今年海外專業觀眾的數量有望再度提升。
記者:與往屆展會相比,今年的展會將呈現哪些新特點呢?
徐迎新:**,今年的展會規模大。與前三屆展會相比,本屆展會啟用13個展館,總面積超過了15萬平方米,是聯合辦展以來規模*大的一次。今年參展企業狀況也反映出了新的特點:民營企業參展規模增加,很多企業的參展規模都超出以往水平。一些近兩年在國際資本運作方面成功的企業也將在不同程度上提升展出規模。從展會釋放的信息讓人們切實感受到了產業格局在這兩年中發生的巨大變化,行業的活力和競爭力日益提升。
在組織方式上,本屆展會不同于往屆的*大之處在于,這次展會全部實行網上報名,參展商不再像過去一樣以多次郵寄報名表等復雜的方式報名。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使展會組織在提高效率的同時更加便利。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