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入駐不到3年時間,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境內江蘇騰盛紡工集團從一家紡織企業發展為目前擁有行業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紡織產業集團,形成集紡織機械、化纖、織造、染整、品牌連鎖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拿到“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室內空氣凈化面料開發基地”“國家提花遮光面料開發基地”等多項“國”字號榮譽。
為何能在與國內同類企業的競爭中獨占鰲頭?江蘇騰盛紡工集團常務副總經理馬幫奎坦言,企業進行工藝技術創新具有一定的風險,不僅需要了解市場走向,也需要一定的“智力”和“財力”的支撐。“作為入園企業,我們公司得到了沭陽開發區的全力支持,企業自主創新的風險大為降低。”馬幫奎感觸地說,企業之所以長足發展,確確實實得感謝沭陽開發區上下的傾心支持。
“科技創新是紡織業發展的核心,而園區就是為自主創新開辟的一方沃土。如何幫助入園紡織企業做大做強,助推紡織產業轉型升級?我們認為,園區在夯實‘硬件’基礎的同時,也要讓‘軟件’及時著陸。”沭陽縣委常委、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葛家勝說,開發區按照“南有諸暨,北有遼源,中有沭陽”的發展定位,重點抓好智能針織產業園建設和中小產業園紡織企業孵化培育工作,以精準化的服務為企業解難題,用“真金白銀”助企業搞研發,引導紡織企業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促企業“高位發展”,進而以企業“智能”發展助推紡織產業轉型升級。
在騰盛紡工集團有一種令人嘖嘖稱奇的墻布。將負氧離子檢測器先后放在空氣中和墻布上,數據顯示:負氧離子數量從不到500個/立方厘米提高到始終保持在4000個以上。“騰盛集團還在行業內**把新的光觸媒技術應用到纖維和面料上,自身沒有污染,還能殺菌、分解空氣中的甲醛。”馬幫奎介紹說,傳統的墻布、窗簾生產毛利潤至多7%,今年投入生產的新產品利潤至少30%以上。
在沭陽開發區,像騰盛紡工一樣的入園紡織企業,在該區“添財加智”精準服務過程中,加快自主創新發展,越來越多地變身“大咖”,從“制造”走向“智造”,企業和園區的“紡織夢”同步走向現實。3月中旬,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春夏)博覽會如期舉行,由騰盛紡工、新東旭紡織、陸億紡織、陳氏偉業紡織、三一織物等紡織名企組成的沭陽展團在“國”字號展會上閃亮登臺,一時引來眾多關注的目光。
“降低企業自主創新風險,激發企業自主創新活力”,是沭陽開發區決策者共同確定的一個小目標。為此,沭陽開發區一則依托智能針織產業園等平臺,著力架構企業交流平臺,讓同類及上下游企業能及時共享信息資源,準確了解市場發展情況,了解同行研究方向,從而確定自身創新取向;再者,該區還建立紡織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并與諸多高校簽訂政產學研全面合作戰略協議,建立東華大學紡織服裝產業技術轉移中心和紡織產業檢測平臺與建立企業研發機構,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智力”支撐;與此同時,該區致力于鼓勵和支持轄區企業科技創新活動,推進產學研合作,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專門設立了科技創新與產業引導資金,每年不低于5億元。此外,該區主動幫助企業申請省、市、縣相關專利資助、項目研發和扶持獎勵,為企業自主創新“加油”。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