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2016年,快時尚行業全球高歌猛進后開始凸顯疲態,與Zara等品牌的逆勢增長相比,優衣庫母公司日本迅銷集團財報數據并不樂觀,利潤大跌并宣布大幅度下調銷售額目標。
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日前公布的財報顯示,集團綜合經營溢利較去年下跌超兩成。對此,迅銷集團CEO柳井正承認,采取價格上調策略是錯誤的,同時表示會在全球范圍內陸續進行價格調整以提振業績。
近日,迅銷公布了2016財政年度報告,迅銷集團從去年9月1日至今年8月31日的全年營業收入為1.7846萬億日元,同比增長6.2%。綜合經營溢利較去年下滑了22.6%,減至1272億日元。母公司所有人占年內溢利盈利480億日元,同比下降56.3%。
2014年至2015年,由于受匯率影響,日元貶值導致了原材料成本增加以及代工工廠的勞動力生產成本攀升,迅銷集團進行了兩次不同程度的提價。2014年7月,優衣庫秋冬產品平均漲價5%,2015年優衣庫產品平均漲價幅度達到10%。
保守設計與定價面臨挑戰
優衣庫漲價雖然彌補了日元貶值與原料成本增加的缺失,但客流量卻明顯減少。截至今年2月底的上半財年,優衣庫日本本土的顧客人數減少了6.3%,同店銷售下滑1.9%。值得一提的是,大中華區經營利潤雖然下滑幅度遠低于其他市場,但仍然達到了5.5%。
據報道,優衣庫漲價導致客流量的下降,使得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不得不進行重新調價,降價措施將覆蓋全球范圍,*大降幅達30%。
柳井正在今年3月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過去幾年,優衣庫在整個市場所采取的價格上調策略是錯誤的,并會對產品采取價格下調策略。但優衣庫中國的相關工作人員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優衣庫今年還沒有在中國地區采取過降價措施,近期也未收到關于價格調整的相關通知。
有資深人士表示,優衣庫的優勢是高性價比,受眾群體對價格敏感性較強,產品的可替代性也較強。兩次漲價后,產品價格超越了優衣庫原有的受眾人群消費的心理價位,因而這部分消費者逐漸轉向其他品牌,這種客戶的流失是優衣庫再次降價不能百分之百挽回的。
電商成快時尚行業的救命稻草?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行業報告指出,電商已成為快時尚品牌的新興戰場,擁有電商平臺的Zara進駐天貓商城,甚至H&M的IR負責人透露hm.com利潤是其主要收入來源。
迅銷集團也注意到電商購物的發展趨勢,表示目前公司的網路電子商務銷售占比為5%,未來將把這一水平提升至30%。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隨著移動互聯的變革越來越成熟,無論何種運營渠道,成本均會趨向平衡,未來電商運營成本將不斷增加。這也是為何許多電商起家的服裝品牌選擇開設線下門店的原因。同理,快時尚品牌發力電商,只是渠道升級,優衣庫想要重新獲得市場,還是需要將注意力回歸產品,加快市場反映速度,加速品牌升級轉型。
迅銷(中國)公司透露,無論是上半年發布的KAWS合作系列UT,還是近期剛剛發售的Uniqlo U系列都受到消費者的大力追捧,優衣庫在品牌理念,設計師系列合作、功能性商品的開發等各方面都一直都在不斷升級,以滿足市場需求。
優衣庫:野心在前難題在后
優衣庫**支國際化的形象廣告,在消費者驚呼“看不懂”的背后,是John Jay 告訴大家:優衣庫未來的品牌高度在哪里、品牌目標是什么。其品牌創始、*高領導柳井正早在幾年前接受雜志采訪時表示:優衣庫的競爭對手不是Gap,而是蘋果。通俗解釋就是,蘋果是改變大眾對手機消費審美及習慣認知的變革者,而優衣庫,也要做服裝行業的變革者。這正是優衣庫的“野心”。2016年是優衣庫“野心”戰術正式實施的**年。效果如何?
2016年,是優衣庫復雜交錯、戰略升級并感受陣痛的一年:一方面是媒體對其歐美凈利潤下滑的質疑,一方面是其改革及全球品牌升級決心的繼續。
據其他媒體報道,優衣庫2016財政年度(截至2016年8月),集團收益和經營利潤分別較原目標向下調整了1000億日元(約合55.7億元人民幣)和200億日元(約合11.14億元人民幣)。綜合業績收益預估為1.8萬億日元(約合1002.6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度增長7.0%,經營利潤將達152 0173 3840億日元(約合100.26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度增長9.4%。
因此,在今年,一方面優衣庫已經感受到整體行業的寒意與基本款系列所帶來爆炸性業績提升的盡頭,另一方面,也要付出品牌升級、產品提升、消費者教育的更多經營性成本。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