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 棉花消費市場潛力巨大
? 2001年至2015年,我國棉花需求量先增后降,目前又回到了世紀初的水平。“當前,中國纖維消耗量中,棉花比重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高勇預計,到2020年我國纖維加工量將達6000萬噸,每年將增加100多萬噸產業用紡織品,棉花消費量可恢復到750萬噸,為我國棉花產業提供了不小的發展空間。“世界已進入全棉時代,棉纖維不可替代。如今人們對棉產品有了重新認識,減少化纖用量,返璞歸真,是不少媽媽們的消費理念。“如果用棉來制造紙巾,不僅可以減少林木消耗量,還可實現產品升級。
??提升棉花品質要抓供給側改革
??當前,我國棉花質量普遍存在纖維短、強度偏低、異纖多、一致性差等問題,主要是品種多亂雜、生產采摘及交售方式不科學所致。由于機采棉技術不配套等因素,中國機采棉含雜量大幅高于美棉和澳棉。
? ?發揮儲備調控作用去庫存
? ?2014年,國家結束實施了3年的棉花收儲政策,改為對新疆目標價補貼、內地2000元/噸直補。今年,內地直補政策也取消。“此舉能有效推進棉花價格市場化,有利于促進上下游產業協調發展,但巨大國儲棉庫存消化問題不容回避。”中國棉花協會副會長盧懷玉指出。該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度我國棉花庫存1276.8萬噸,其中儲備棉高達1100萬噸,創歷史*高。5月3日,經歷了漫長的市場等待,國儲棉輪出大幕終于正式拉開,出庫棉花為2011年至2012年及部分2013年度儲備棉,出庫總量暫按200萬噸安排。中儲棉管理總公司總經理姚明燁認為,應發揮儲備在棉花調控中雙向調節作用,應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輪換價格與市場價格掛鉤,避免儲備棉降級降等帶來的質量損失。
而中國去庫存的舉措緊密聯系著世界。英國考特魯克公司總裁巴克魯表示,中國去庫存越快,整個行業痛苦期就越短,中國棉業也越早恢復活力。
? ?應形成新疆棉為主、內地棉為補充的新格局
? ?目前我國棉花生產主體在新疆,加大了棉花貿易物流成本,新疆棉花產業一枝獨秀也不利于我國棉紡行業穩健發展。。“應形成新疆棉為主、內地棉為補充的新格局。”有關調研數據說,長江、黃河流域棉紡產業占全國棉紡行業80%左右,說明消費主體仍在內地,僅湖北就有50多萬噸的自有缺口。建議國家在重點扶持新疆棉花產業發展的同時,加強對內地尤其是長江流域棉花產業根基的保護,穩定基本的棉田面積,對優質棉產區保留生產補貼;對龍頭企業給予政策扶持,形成本地帶動效應。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