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21日,廣東紡織職業教育集團第二屆理事會暨紡織大講堂在廣東職業技術學院學術報告廳成功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姚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夏令敏,廣東省紡織協會秘書長陳茜微,廣東紡織工程學會司徒建松,廣東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曾雅麗、副院長馬興建,廣東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廣東紡織職業教育集團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森,香港理工大學教授、國際紡織學會榮譽院士陶肖明,五邑大學教授、副校長狄劍鋒,香港溢達紡織集團(高明)研發總監、**工程師張玉高等專家和數百位紡織服裝行業的企業負責人、高校教師濟濟一堂,就當前紡織行業面臨的形勢、產業轉型升級、科技發展和人才培養等熱點問題進行了探討交流。
?
理事會上,廣東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曾雅麗致辭,廣東省紡織協會秘書長陳茜微做了集團理事會的工作報告。
?
廣東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廣東紡織職業教育集團理事長胡剛教授主持會議,并作了《“互聯網+5紡織”背景下技術技能人才培訓的機遇與挑戰》的專題報告。胡剛教授在該專題報告中指出,隨著紡織企業轉型升級,對跨專業、跨領域、個性化、綜合能力強的技術技能人才需求日益增強,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強化紡織人才的職業化技能是當前的緊要任務。
?
夏令敏代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致辭并作了“新常態下紡織業的發展”專題報告,指出“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報告根據我國紡織行業現狀指出,2014年全國紡織工業纖維加工量達到5000萬噸,占世界纖維加工總量的53.1%;出口3070億美元,占全球紡織貿易總額的37.4%,化纖產量4390萬噸,占全球的65%;直接從業人員超過2300萬人,間接從業人員超過1億。在國內外具有重要的產業地位和經濟地位。
?
然而,受國內外經濟形勢和國內多重生產要素成本上漲的影響,近年來紡織行業增長明顯放緩,尤其是今年,行業普遍反映難、壓力大。
?
下一個五年計劃的重點任務是做好科技創新、品牌建設、生態文明、產業布局、企業結構、人才培養等六方面的工作。
?
中國工程院院士姚穆在“紡織大講堂”上作了“紡織產業轉型升級的思路和對策”的報告,引用聯合國的統計分析數據指出,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暴增。超過100億人,服裝、家用紡織品還將增加,全球纖維加工總量將達到2.53億噸,其中服裝用4152 0173 3840萬噸,占16.4%;家用紡織品4100萬噸,占16.2%;產業用紡織品17050萬噸,占67.4%。是目前全球的纖維加工量的三倍,全球紡織業還將繼續發展。但是,到2050年,石油天然氣資源枯竭,以生物纖維、再生纖維替代合成纖維成為必然。
?
報告指出,唯有實體經濟,方是富國之基,唯有制造業,方是強國之本,興國之器。近年來,歐美等發達國家大力推進“再工業化”戰略就是很好的例證。
?
“面對欠發達國家的人力資源等要素成本優勢和發達國家"再工業化"戰略的競爭,我國紡織業的轉型升級需要從七個方面加強突破。一是技術創新,占領世界前沿,建立多品種、小批量、快交貨的產業模式;二是貫徹"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指導方針;三是延伸產業鏈;四是建設產業技術協同創新戰略聯盟;五是產品性能質量適應社會需求;六是做強制造業,向服務延伸;七是培育多層次的人才。”姚穆在報告中強調。
?
據悉,歷時兩年多,廣東紡織職業教育集團在人才培養、為行業與企業服務、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工作等方面均取得了較好成績。尤其是在校企合作育人方面更是取得突出成績:2015年,現代紡織技術專業獲廣東省**批十三五品牌專業立項,廣東職業技術學院的現代紡織技術專業獲批廣東省高職教育品牌專業,服裝設計、染整技術專業獲廣東省**批十三五特色專業立項。
? ? 更多內容請關注
中國百檢網(www.szlh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