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就能完成。”孚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張樹明曾參觀過互太,對其系統性的資源能源處理再利用驚嘆不已,“更重要的是,搞節能環保需要有大量投資,可是現在企業都只抓短期效益,很少有這么注重長期目標的?!?/div>?
從152 0173 3840年建廠至今,互太紡織在環保節能方面的投資已超6000萬美元。這樣的環保投資規模在紡織業中屈指可數,也頗有“燒錢”的爭議,但互太紡織在港股連續多年派息10%的業績也是有目共睹?!拔沂菫榱耸″X才會投錢,地溝里的熱氣我都要撈回來。事實證明,節能減排做得好,成本就更低,也才能更賺錢。能賺錢為什么不去做?”互太紡織控股董事局主席尹惠來算了幾筆賬:
?
低浴比染色技術升級大幅提高了染色水比,僅3年就回收成本,已減少用水量50%,減少蒸汽用量50%,減少助劑使用量40%,實現源頭減排;
?
印染車間供熱閥門改造,相當于給3000個閥門穿件保溫衣,22萬元的投入2個月就回本,一年還能節約2000多噸標煤;
?
污水排放冷熱分流、熱污水廢熱回收系統,可將傳統廢水中的熱能再利用,4個月收回投資,**年節約資金20萬元,去年已能節約180萬元。
?
建污水處理廠并使用膜滲透技術進行中水回用,日處理污水4萬噸,COD直排量僅40毫克/升至50毫克/升,僅是國家標準的一半,每年可以節省成本300萬至600萬元,每年可以減排COD400多噸。處理后的中水還可****回用。
?
“環保改造后,產品質量更優,生產效率也能提高。”尹惠來說,印染關鍵環節就是染色,染色不成功,又費水又費料,而且長期將面料浸泡在水中,對面料也不好。通過這幾年的升級改造,2014年與2008年相比,企業單位產品標準煤耗下降27.1%,單位產品水耗下降59.4%,而產品的一次成功率從65%提升到98%,人均產值增長109.9%,人均利稅增加77.4%。“節能減排不賠錢,反而成為我們適應現在經濟新常態的競爭力。”
?
越是行業困難時期,環保投入越要提高
?
土地則是另一個門檻。在占地約300畝的互太紡織,從規劃之初,污水處理設施就占據了總廠區近1/3的土地面積。而對于很多企業而言,廢水預處理設施平均占地在企業用地中的占比不足10%,企業間接排放若想達標,至少要增加占地面積30%。
?
“互太的模式太難復制了?,F在行業都是微利撐著,連技術升級都沒錢,何況再買地搞環保改造。而且印染行業產能本就過于集中,局部地區污染物排放總量超過環境承受能力,即便企業有意愿,恐怕也不太可能再拿到工業用地?!苯K一家中型印染企業的老總坦言,染整企業需要近水修建,產能幾乎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這些地區土地供應本就十分緊張,擴容空間有限。“這幾年紡織業‘內憂外患’,虧損面不斷擴大,現在又提高環保門檻,真是‘落井下石’。”
?
企業規模不一樣,搞節能環保也不是華山一條路?!按笃髽I可以做大事,小企業也可以做小事,換個節水龍頭不也能環保嗎?也沒啥技術含量。關鍵不是你能不能搞,還是你想不想做?!蔽簶騽摌I集團企業管理部經理張思芳說。
?
在中小印染企業聚集的紹興,過去幾年嘗試的印染廢水集中預處理模式,也受到關注。這種企業污水輸送至產業園區內的污水處理廠處理,再集中排放的模式,利弊明顯。據測算,如果企業單獨建污水處理設施,為達間接排放標準,平均每家企業仍需投入2000萬元,總投資將超過50億元。而采用園區集中預處理的方式,則只需約7億元,約為前者的1/7,占地面積僅為各企業自行處理的1/6。不過,這種模式削弱了對企業的環保約束,一旦監管不嚴,也會導致企業與污水廠相互扯皮,使集中排放衍變成集中污染。
?
在互太印染副總經理趙奇志看來,企業不應寄托于第三方替代責任或政府減低監管標準,而且環保標準越嚴格,對行業越是好事。“環保約束本來就是市場挑戰的重要一環,企業做不到,就應該被淘汰,這樣就能依靠市場的力量淘汰過剩產能,提高產業集中度。”
?
“越是行業困難時期,環保投入越要提高,因為客戶和市場會越看重你的品質。特別是近一兩年,環保要求高了,生態建設本身就是提高競爭力,從長期看,還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睆垬涿髡f,“排放已經成為硬指標,你不搞都不行,特別是在經濟新常態下,環境違法成本也讓企業承受不起,企業不該再存有僥幸心理?!?/div>
? ? 更多內容請關注中國百檢網(www.szlh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