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牢度的考核指標是不相同的。?
?
? ? 紡織品上染料種類很難用肉眼鑒別,必須通過化學方法才能夠準確確定,本文介紹了一個印染紡織品中纖維素纖維上染料種類的簡易鑒別方法。
?
? ? 確定簡易鑒別方法的原理
?
? ? 根據染料對紡織品的上染原理,常見的紡織成分其一般適用的染料種類如下:
? ?
? ? 腈綸纖維-陽離子染料;錦綸及蛋白質纖維-酸性染料;滌綸及其他化纖-分散染料;纖維素纖維-直接、硫化、活性、還原、納夫妥、涂料酞箐染料對于混紡或交織的紡織品,是針對其成分而采用染料種類的,比如,對于滌,棉混紡物,其中滌成分是用分散染料,而棉成分是采用上述對應染料種類分別進行的,如分散/活性、分散/還原工藝等。根據染色理論,影響紡織品色牢度的主要因素取決于纖維素纖維采用的染料種類.因此如何判定纖維素纖維的染料種類是關鍵所在。
?
? ? ?纖維素纖維上染料種類的鑒別
?
? ? 1.取樣及前處理
? ? 鑒別纖維素纖維上染料的種類關鍵步驟是取樣以及樣品的前處理。取試樣時,應取同一種染料的部位,如試樣包含幾種色調,每種色調均應取到。若需進行纖維鑒別的,應按FZ/TO1057標準確認纖維種類。若所取試樣上附有影響實驗的雜質、油脂、漿料時,必須用凈洗劑在60-70℃熱水中處理15min,洗滌、烘干。如果已知試樣經樹脂整理,則分別用下列方法處理。
? ? 1)尿醛樹脂用1%鹽酸在70-80℃處理15min,洗滌、烘干。
? ? ?2)丙烯酸樹脂可將試樣用50-100倍的二蹴回流處理2-3h,取出洗滌、烘干。
? ? 3)有機硅樹脂可用5g/L肥皂及5g/L碳酸鈉90cI=處理15min,洗滌、烘干。
?
? ? 直接染料的鑒別方法
?
?
? ? 將試樣用加入了1ml濃氨水的水溶液5-10ml進行煮沸處理,使染料充分萃取出來。將經過萃取處理的試樣取出,把10-30mg的白棉布和5-50mg氯化鈉放人萃取液中,煮沸40-80s,放置冷卻后洗。如白棉布被染成與試樣幾乎完全相同的色調,那么就可以斷定試樣染色所用的染料是直接染料。
?
? ? 硫化染料的鑒別方法
?
?
? ? 將100-300mg試樣置于35ml試管中,加入2-3ml水,12ml10%碳酸鈉溶液和200-400mg硫化鈉,加熱煮沸1-2min,取出試樣25-50mg白棉布和10-20mg氯化鈉于試管。煮沸1-2min。取出放在濾紙上讓其再氧化。如所得色光與原樣相似,僅深淺不同者,可認為是硫化或硫化還原染料。
?
還原染料的鑒別方法
?
? ? 將100-300mg試樣置于35ml試管中,加2-3ml水和0.5-1ml10%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煮沸,再加入10-20mg保險粉,煮沸0.5-1min,取出試樣投入25-50mg白棉布和10-20mg氯化鈉,繼續煮沸40-80s,然后冷卻至室溫。取出棉布放在濾紙上氧化。如果氧化后色澤與原樣差不多,表示還原染料存在。
?
? ? 納夫妥染料的鑒別方法
?
? ? ?在100倍量的1%鹽酸溶液中把試樣煮沸3min,充分水洗后,用1%氨水5-10ml煮沸2min,如染料萃取不出來或萃取量很少,再經過氫氧化鈉一連二亞硫酸鈉處理后變色或脫色,即使在空氣中氧化也不能恢復原色,并且也不能確定有金屬存在,此時,可進行下面2.5.1和2.5.2的試驗,若在2.5.1的試驗中可以萃取出染料來,而在2.5.2的試驗中白棉布染成黃色,且發出瑩光,則可斷定試樣所用的染料為納夫妥染料。
1)將試樣放人試管,加入5ml吡啶并煮沸,觀察染料是否被萃取出來;
2)將試樣放人試管,加入2ml10%氫氧化鈉溶液和5ml乙醇,煮沸后再加入5ml水和連二亞硫酸鈉,煮沸使之還原。待冷卻后過濾,將白棉布和20-30mg氯化鈉放進濾液中,再煮沸1-2min,放置冷卻后取出棉布,觀察棉布用紫外線照射時是否發出熒光。
?
? ? 活性染料的鑒別方法
?
? ? 活性染料的特點是它與纖維有比較穩定的化學鍵結合,在水和溶劑中難以溶解。目前,尚無特別明確的檢驗方法。可先進行著色試驗,分別用1:1的二甲基甲酰胺的水溶液和****的二甲基甲酰胺對試樣進行著色試驗,不著色的染料即為活性染料。
?
? ? 涂料的鑒別方法
?
? ? 涂料也即顏料,對纖維沒有親和力,需通過粘合劑(一般是樹脂粘合劑)固著在纖維上。可用顯微鏡法進行檢驗,先除去試樣上可能存在的淀粉或樹脂整理劑,以免它們干擾染料的鑒定。再加1滴水楊酸乙酯在經上述處理的纖維上,蓋上蓋片在顯微鏡下觀察。若纖維表面呈現粒狀即可確認為樹脂粘合的顏料(涂料)。
?
? ? ?酞箐染料的鑒別方法
?
? ? ?在試樣上滴濃硝酸后,會產生亮綠色的是酞箐染料。另外,將試樣在火焰中灼燒呈明顯綠色的也可證明是酞箐染料。
? ? 結論
? ? 以上快速鑒別方法,主要是對纖維素纖維上染料種類的快速鑒別。通過上述鑒別步驟,一是可以避免僅憑報驗人提供染料種類而造成的盲目性,確保檢驗判定的準確性,二是通過這種有針對性驗證的簡易方法,可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鑒別試驗程序。
?
? ? 更多內容請關注中國百檢網(www.szlh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