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中棉所、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棉花項目組,于2012年11月15日定點調查了川、湘、鄂、皖、贛、蘇、豫、冀、魯、晉、陜、新、甘、遼和吉等15省94個縣(團、場)2200戶定點農戶的棉花采收和交售,結合棉花高產創建測產驗收和現場調查,發布監測報告,供決策參考。
一、籽棉采收進度慢于去年同期
至11月15日,全國棉籽棉采收進度為94.7%(表1),同比減2.4個百分點,減慢2.4%,全國采收基本結束,慢于去年同期與晚秋桃增加和機采棉面積擴大有關。
三大流域采收進度不同。其中長江采收進度為90.3%,同比減慢5.8個百分點,減慢6.0%,主要源自本流域8月“??迸_風致二次生長,晚秋桃多,加上10月下旬降水多,采收延后。黃河采收進度為97.7%,同比進度相同。西北采收進度94.2%,同比減慢3.4個百分點,減慢3.5%,其中北疆采收進度96.5%,快于南疆5.3百分點。采收進度慢與機采面積擴大有關。預計今年全疆機采棉面積500萬畝,11月中旬進入機采高峰,采收進度約為八成。
二、籽棉交售進度略快于去年同期
至11月15日,全國籽棉交售進度為54.3%,同比增4.8個百分點,加快9.6%,與常年相近。
三大棉區交售進度快慢不等(表2)。長江交售進度為50.9%,同比減8.4個百分點,減慢14.1%;黃河交售進度為34.9%,同比增15.8個百分點,加快82.6%。西北交售進度為77.3%,同比加快1.8個百分點,加快2.4%。黃河銷售進度快的原因是棉農對目前的銷售價格相對滿意,認為可以銷售。但收購企業資金有限,相對受限制。西北交售進度快的原因可能與今年早熟、采收早、機采面積大,收購啟動早,農民“賣跌不賣漲”,以及收儲指標多、成交比例高等有關(表2)。
為了應對過高的人工采收費用,今年新疆機采面積約增三成。機采加工進度滯后,交售進度也滯后。據了解,機采棉加工后采用“大單”方式集中交售。
三、籽棉售價同比略增,環比略降
至11月15日,全國籽棉售價為8.02元/kg(表3),同比增2.8%,環比持平。分區籽棉售價:長江8.05元/kg,同比增3.1%,環比略增。黃河8.11元/kg,同比增4.0%,環比略減。西北7.89元/kg,同比略增1.1%,環比-0.6%。
四、收儲進展進度略快,市場呈現清淡但平穩特征
1、收儲持續。10月8日國家啟動臨時收儲,據對中國棉花協會數據的統計(表4),11月1日到15日計劃收儲152 0173 3840.0萬t,成交收儲79.0萬t,成交收儲占計劃收儲的50.3%。其中新疆成交35.8萬t,占成交量的45.3%。11月上中旬收儲成交籽棉均價8.62元/t,同比增4.4%,環比略增;皮棉19399元/t,同比增3.2%,環比持平。其中新疆籽棉8.72元/t,皮棉19403元/t;內地籽棉8.51元/kg,皮棉19396元/t。
2、市場呈現清淡但平穩特征。籽棉交售進度略快于去年同期,市場呈現不緊不慢,旺季不旺等清淡特征;籽棉售價同比、環比幅度小,為典型政府收儲支撐“單一市場”特征。一是揭示當前棉花市場的確疲軟,二是證明臨時收儲對維護市場穩定起到了積*作用。
針對市場疲軟,建議農民積*交售,不惜售,不觀望,不指望提價。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