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射陽縣麥后移栽的棉花面積在5.5萬畝左右,約占植棉總面積的10.5%。截止6月12日,移栽已經全部結束。結束的時間與常年比較接近,但比去年還提前了5天左右。
由于麥后棉是在大小麥、油菜籽等夏熟作物收獲后才能進入移栽,比套作棉移栽要晚到15-20天,棉苗的生長發育進程相對延后,有效蕾鈴期也有所縮短。加上今年夏收期間,天氣持續干旱,土壤缺水嚴重,對棉花的移栽、活棵、生長等都十分不利。為更好地趨利避害,力促麥后棉晚種爭早,達到早發高產的生產目標,棉農在移栽時都能嚴格按照農技部門提出的技術規程操作,較好地保證了移栽質量。
一是搶栽。5月下旬,全縣的天氣主要受高空槽和偏西氣流控制,天氣以陰為主,氣流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天氣實況,全旬日平均氣溫17.61℃,比上中旬分別下降了1.45℃和2.85℃,日照時數也僅有50個小時,比上中旬分別少了30個小時左右,主體風向以偏北風為主。這樣的氣象條件,雖然對夏熟作物的生長,特別是小麥的灌漿充實十分有利,但延緩了收割的時間,使麥后棉移栽也相應推后,好在棉農的思想上早已確立了“搶”字當頭的概念,對在夏熟作物收獲后土壤較為疏松的地塊,采用了板土打塘直接移栽方法;部分土壤板結,需要耕翻的也是白天收割,連晚耕翻;面積稍大一點的植棉戶,還采取雇工或邀約鄰里幫忙的辦法,組織突擊。做到成熟一塊,收割一塊,移栽一塊,先收割,先移栽,使全縣所有麥后棉的移栽都能在前茬作物離田后1-2天內完成。
二、深栽。應對天氣晴熱、干旱,棉苗因夏熟作物收獲滯后,普遍超齡,高腳苗比例較大的特點,在移栽時,普遍加大打塘或開溝的深度,以避免缽體水份的散失。一般打塘或開溝的深度,比缽體高出2公分左右,確保在擺缽后,缽缽露肩,缽面覆土在2公分以上,這樣更加有利穩根抗倒防植傷。
三、增密。麥后棉由于移栽晚,大田有效生長期短,采用常規的移栽密度,不利棉花的產量形成。根據多年的植棉經驗,適當增加移栽密度,有利發揮棉花的群體優勢,以彌補個體生長發育不足,實現以密補遲,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我們在移栽現場看到,上等肥力的田塊移栽密度達到了152 0173 3840株左右,較同類套作田增加一成以上。
四、足水。5月份全縣的雨日天數明顯少于去年同期,更少于正常年份,降水量也僅有去年同期的70%左右。6月上旬雖然出現了兩次降雨,但累計降水量只有2.2毫米,僅是去年同期的五分之一,而且近兩個星期氣溫再度回升,日平均溫度達到21.99℃,多次出現了30℃以上的高溫天氣,日*端氣溫*高達到了34.7℃。旱情發生重,持續時間長,十分不利晚茬棉的移栽。為有效縮短緩苗期,達到晚栽早醒的目的,在移栽時都做到造墑移栽、足水移栽,部分移栽面積不大的棉農采用稀糞水灌塘的辦法,確保栽一棵、活一棵。
當前棉田管理:
在棉花移栽結束以后,將進入正常的棉花田間管理。*近一個時段,正是促棉花早發快長,早搭豐產架子,爭早蕾的重要階段,重點抓好三項工作:
一是完善水系。雖然天氣干旱,近期還沒有能有效緩解或解除旱情的降雨預報,但里下河地區已近“入梅”,因此防治旱澇急轉是當前棉田管理的重中之重。各鎮村都在組織棉農理通“三溝”,配套“三墑”,確保棉田一旦遇雨明水能排,暗漬能降,全力避免澇漬危害。
二是看住蟲子。根據田間測報,近期棉田的主要害蟲是紅蜘蛛、盲蝽蟓和棉蚜,將根據田間殘存量,達到防治標準時即時用藥。
三是促僵苗轉化。由于較長時間的干旱,少部分田塊在移栽時帶水不足,加上與夏熟作物共生期間前茬作物耗水多,田間蒸騰大,土壤板結嚴重,使部分棉苗新根無法生出,棉苗葉片萎焉,生長停止,而形成了旱僵苗。棉農正在采取“三管”齊下的辦法,促進僵苗轉化。**是施好提苗肥。以稀糞水為主,每畝不少于20擔。其次,及時松土。結合中耕滅茬,疏松土壤,促使根系生長。再次,結合治蟲用好抗僵藥劑。每畝使用“來勁長”50毫升,促使苗情盡快轉化趕趟,恢復生長??傊h棉農正在千方百計抓緊當前棉花田間管理,努力爭取全年棉花生產能有一個好收成。
(射陽棉協 陳占龍)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