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部分:市場回顧
九月是新棉花年度的**個月份,新棉已經上市,新舊棉花價格平穩接軌,總的看,整個棉花市場和紡織市場運行比較穩定。9月下旬召開的全國棉花電視電話會議再一次強調了國家維護棉花市場穩定的決心,儲備和進口配額政策依然是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問題。
棉花收購:自新棉上市到9月底,棉花收購工作進展并不順暢,全國總體收購進度要比去年同期低20%左右。已開秤的企業約占60%,省市間、區域間很不平衡,高的地區在80%以上,而有的縣市到月底開秤的企業寥寥無幾。棉花收購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要高,山東初期收購價每斤在3.1元左右,月末在3.2元左右,*高的地區價格達到3.3元以上(40個衣分)。與全國平均收購價格相比,山東的收購價每斤要高出0.05-0.1元。9月份棉籽價格變化較大,山東收購初期棉籽價格在每斤1.25元左右,月底價格回落到1.1元左右。從全國的情況看,山東、江蘇、河南受天氣影響較大,收購量較少,新疆及南方省市進度相對較快。由于收購價格較高,水分較大,質量較差,有的收購企業加工銷售的棉花賺不到錢,到月底出現一部分企業停收觀望的情況。
棉花拋儲:9月份棉花拋儲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價格上漲,2005年度棉花很受歡迎,*高的**價格上漲每噸高達200元以上,拋儲的2005年度棉花折328級價格一度突破了每噸152 0173 3840元,月末拋儲價格與月初相比,2005年度棉花折328級每噸上漲554元,2008年度棉花每噸上漲139元;二是成交比例大幅提高,有幾天成交比例竟達****。造成拋儲量、價齊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受天氣影響,今年新棉上市推遲,而多數紡織企業庫存偏低,從現貨市場拿貨難度較大,加之多數企業認為新棉價格將要走高,因而對拋儲的棉花比較青睞,參與競拍的積*性大大提高,致使9月下旬的棉花拋儲競拍工作出現了**火爆的場面。
截止9月底,累計拋售儲備棉1802704噸,其中,2008年度儲備棉1180611噸,2003-2005年度棉花617101噸。
現貨市場:進入9月份后,隨著新棉批量上市,現貨市場進入了拋儲棉花與新棉雙軌運行的狀態,但由于新棉數量有限,且質量較差,多數紡織企業仍然把拿貨的重點放在競拍拋儲棉上。棉花收購企業基本都是隨加工隨銷售,微利經營,棉花銷售價格月末較月初每噸上漲200元左右。
9月底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28)均價13147元/噸,較上月底13011元/噸漲136元/噸。國際棉花現貨市場價格小幅上揚,cotlook(A)指數月末為63.55美分/磅,較上月末上漲1.5美分/磅。美棉(E/MOT M級)月末到港價為每磅66.86美分,較上月末上漲2.68美分/磅。
期貨市場:9月份,受棉花生產形勢和市場供求等因素的影響,國內外棉花期貨市場雙雙走高,鄭棉、撮合從月初開始上漲,完成了一個V型反轉;紐約棉花期貨上中旬大幅上漲,下旬震蕩下跌,但與上月相比總體走勢是上漲。月末鄭棉期貨911合約結算價格為13435元/噸,較上月底上漲360元/噸;電子撮合MA0912合約月末價格為13523元/噸,較上月底上漲386元/噸。紐約期貨月末12月合約價62.84美分/磅,較上月底上漲3.1美分/磅。
棉花進口:據海關統計,2009年8月,我國進口棉花10.97萬噸,環比下降16.5%,同比下降41.3%。8月進口棉花均價繼續上漲,平均進口價格65.41美分/磅,環比上漲7.1%,同比下降14.8%。2008年度累計進口棉花144.6萬噸,較上年度下降40.7%;平均進口單價63.87美分/磅,較上年度下降12.6%。隨著增發的加工貿易進口配額陸續到貨,8月進料加工貿易方式繼續保持高位,保稅區倉儲轉口方式持續增加,一般貿易方式比例進一步下滑。從進口棉來源看,8月美國所占比例有所回升,印度下降,非洲國家持續增長。
紡織市場:本月紡織市場運行依然是比較平穩的態勢,棉紗銷售價格略有上漲,純棉普梳32支紗銷售價月末每噸在18730元左右。部分企業反映,隨著紡織旺季的到來,國內紡織品銷售市場略有起色,企業訂單增加,開機率有所提高,但利潤情況仍不樂觀。一些企業判斷后市棉花價格是上漲的趨勢,因而近期對原料補庫比較積*。
本月棉花原料替代品市場滌綸短纖價格大跌,月末價格為每噸8250元,較上月末每噸下跌1050元,粘膠短纖價格與上月持平。
第二部分:基本面分析與后市展望
全球棉花產銷存預測:據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ICAC)*新預測,2009/10年度,全球棉花產量為2311萬噸,較上次預測調減14萬噸;消費量2362萬噸,調增3萬噸;出口量685萬噸,調增5萬噸;期末庫存1184萬噸,調減19萬噸。從以上預測結果來看,供應量減少,消費量增加,期末庫存下降,形勢預測繼續向好的方向發展。
棉花生產形勢:據近期國際權威部門調查,2009/10年度,全球棉花產量預計為2311萬噸,同比減少1%。棉花產量增加的國家有美國、巴基斯坦和澳大利亞,產量下降的國家有中國和巴西。亞洲占全球棉花產量的比重預計從上年度的59%提高到64%。國內9月份棉花生產形勢很不樂觀,主要是部分省市的陰雨天氣對棉花產量造成直接影響,今年全國棉花產量很可能達不到700萬噸。
全國棉花工作電視電話會議:9月下旬全國棉花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會議認為,2009年度我國棉花產量有所下降,紡織生產出口逐步好轉,棉花產需缺口有所擴大,棉價總體將高于上年,但由于目前國際經濟回暖的基礎尚不牢固,新棉大量上市后一些主產區仍存在價格下行壓力。會議要求,一是切實抓好新棉購銷。二是加強市場和質量監管。三是加強宏觀調控,做好棉花儲備吞吐調控預案,保持棉花價格基本穩定和市場平穩運行。四是探索建立穩定發展我國棉花生產的長效機制,促進棉花生產。五是繼續落實好紡織工業調整振興規劃和國家已出臺的出口退稅率等方面的扶持政策,維護紡織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宏觀經濟形勢:目前的國際經濟總體形勢可以說是喜憂參半,一方面,各主要經濟體繼續向好的方面發展,前不久召開的G20峰會也達成了繼續刺激經濟回升的共識;另一方面,美國、歐盟和日本的就業率繼續惡化,一部分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摩擦也時有發生,令人擔憂。國內經濟繼續呈現企穩回升勢頭,據國家統計局統計,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5.4%,比上月微升0.2%;另據國家能源局數據,全社會用電量年內首次“由負轉正”;央行數據顯示,8月貨幣信貸總量穩定增長,貨幣供應量同比增長28.5%。
后市展望:現在紡織企業已進入傳統的旺季,國內紡織品消費市場有所好轉,紡織廠開機率提高,棉花需求量增大,由于天氣因素影響了新棉集中上市的時間,加之棉花減產促使國內供需缺口進一步加大,致使不少紡織企業看漲后市,近期有搶抓貨源的現象,推高了棉花價格。有三個因素必須注意,一是今年全球棉花供需的大盤子是基本平衡的;二是我國目前紡織品出口的頹勢還沒有改觀;三是國家調控棉花市場的能力越來越強。新年度棉花市場價格走勢如何,是漲是跌以及漲跌的幅度,主要制約因素依然是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山東省棉花協會)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