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2019年年初,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等四家機構發放了5G商用牌照,代表著我國5G通信產業鏈已經發展成熟。5G商用的開閘,除了提供**的體驗和強大的容量,也將真正開啟萬物互聯的時代,并滲透進各個行業。
那么問題就來了,
5G究竟能有多快?
5G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體驗升級?
5G對于我們的生活場景又有多大的變革?
在前段時間,北京郵電大學一名學生發布了自己測試學校5G網絡的視頻,走紅網絡(微博搜索@老師好我叫何同學)。5G速度測試,平均下載速率在700Mbps左右。這位小何同學的視頻,讓大眾可以直觀的理解到5G速到到底能有多塊。
5G時代下的零售業
而隨著5G技術的落地,新零售與智慧零售的價值和戰略意義也將被挖掘和放大,商業場景化將變得異常簡單,而社區作為商業的基本單元,也是*能直觀體現5G對于零售行業影響的**場景。
5G的運用使展現在社區住戶面前的消費場景非比從前,購物將變的更加碎片化和場景化,萬物互聯也將真正成為現實。以智能家電為例,不久的將來,日常食品和快消品的訂購也許由智能硬件直接完成,生活從未變得如此輕松。“利用冰箱上的顯示屏,用戶不僅可以隨時了解冰箱內的菜品狀況、根據提示菜譜進行烹飪,還可以在上面直接購買菜品,進行補貨……”
5G時代,使得依托于顧客數據基礎上的個性化和私人訂制具備更高的可能性。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消費場景的多元化,消費者與商品的觸點急劇增多。零售商面臨著“場景消費為王”的現象,而如何進行全渠道整合,必將成為重點。商家需要具備更精準的匹配和推薦能力,從過去簡單銷售商品轉變為消費者提供整套的解決方案。讓消費者能夠更輕松地做出*直接、簡單的選擇,降低用戶時間成本。
數據整合與互通
為了解決零售商精準匹配與推薦的問題,大數據積累與運用成為各個商家的一項強有力的武器。在數據方面,5G的應用大大提升了用戶與商戶數據交互的“可能性”,依賴于對用戶數據的全面解讀,依托人工智能、大數據的應用,幫助零售商借此實現精準營銷和定位。
此外,渠道高度融合帶來的另一個結果就是全程可溯源可追蹤,在線上線下融合的基礎上,可以將數據打通形成一套完整的零售購物體系。
基于5G,利用AI算法和邊緣計算能力支撐其運營管理系統,將物理空間數據化,以“智慧商業系統+會員流量經營”的方式為實體商戶提供商圈引流、會員客戶管理、平臺營銷、刷臉支付、貨架管控、人臉識別等大數據匯聚精準分析等服務和功能,還利用萬物互聯思維、移動支付、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分析等技術,建立零售商家、商品和消費者之間的全場景連接,拓展雙方之間的交易和服務關系,讓商家實時掌控自己的工作、生意情況,同時打通線上、線下數據,實現商家對消費者的數字化流量獲取,跟蹤與轉化。
一些思考
這些都是來自于各界的猜想與預測,而且僅僅是眾多猜想中*小的一部分。那5G對于大眾來說,*切實際的意義又是什么呢?
此處讓我們回到文章開頭提到的那個視頻,不得不點贊小何同學的逆向思維。現在思考5G有何意義,就像6、7年前4G到來之前,大眾思考4G有何意義有著相同的意味。
時間重返2012年,在網上搜索“4G有什么用?”會發現,當時大家對于4G也充滿了疑惑,不理解4G對于人們的生活到底會有什么樣用處,同時還要支付昂貴的資費。在當時,3G已經足夠解決日常剛需。
而時至現今,4G帶來了什么?和原先的3G對比,4G帶來了完全不一樣的世界,完全不一樣的生活。智能手機的全面應用,短視頻的爆發,移動支付成為全民支付方式,甚至外賣、網購、線上打車成為生活日常,新零售的誕生和廣泛發展……4G帶來了整個互聯網行業、硬件軟件行業的發展,創造了無數全新的應用場景,也帶來了整個經濟的發展、全新的行業和無數的就業崗位。
5G的未來,也許又是另一番全新的圖景……相信屏幕前的各位對5G時代的未來也有自己的想法,不妨來11月7-9日位于青島世博城開放的Hi-shop,與我們進行交流和分享,同時也可以體驗更多智能時代下社區商業未來新場景和模式。
作為CHINASHOP傾力打造的零售未來店模型,Hi-shop以實體店鋪的形式,貫穿*新設備和技術解決方案,展示未來2-3年內即將落地實現的商業模式或技術產品。
CHINASHOP將在此次Hi-shop體驗店中,模擬搭建5G信號環境,感受5G速度。同時,眾多物聯網、AI、VR/AR等技術將于5G結合,現場領略數據互通下的零售生活,暢想未來社區商業新模式。
CHINASHOP 2019
11月7-9日,青島世博城
與您不見不散!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