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對蝦總量首次超過500萬噸,6大主產國占全球總產量83%。2018年,我國對蝦產量略增,但生產地位一直在下降。目前,國內南北方產量都略增,北方(生態為主)增長點在于面積,而南方(精養為主)增長點在于成功率。
圖源Pixabay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長崔和表示,從對蝦供給情況來看,2018年我國對蝦總供應量達到220萬噸左右,其中養殖152 0173 3840萬噸,捕撈20萬噸,進口65多萬噸,出口16萬多噸,國內整體消費呈上升趨勢。從對蝦貿易情況來看,2018年美國進口量再創紀錄,達69.72萬噸,中國進口量超過65萬噸,歐盟28國進口量達76萬噸,日本進口量下降至15.8萬噸。我國對蝦出口量略有增長,主要以高附加值加工品為主。觀察對蝦產業行情走勢,預計我國對蝦進口量將繼續增加。進口凍蝦的競爭優勢明顯。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王雷指出,國內的消費習慣支撐了高蝦價,而成功率不穩定又導致市場缺口始終存在。未來,蝦價會相對維持在高位。不過,會隨著季節和進口形勢波動。“不怕賣不掉,只怕養不出。”王雷說,對于未來趨勢,他認為,對蝦養殖的利潤應來自穩定生產和持續需求,而不是過山車式的高蝦價和低成功率。
王雷稱,未來3年內,全球各大產區都將保持增長態勢,預計2021年達到530萬噸。其中,東南亞產量超過180萬噸,中國恢復至150萬噸,美洲產量逼近120萬噸,印度將保持在60萬噸上下。2019年及以后,全球蝦的供應增長勢頭將持續。由于中國養殖產量回升緩慢,進口數量將會持續增加。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