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秘書處日前發布氯化鉻、L-抗壞血酸鉀、檸檬酸錳3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
據悉,氯化鉻標準為國內首次制定,我國目前只有工業氯化鉻標準HG/T 4311-2012?!禛B 152 0173 3840—2012 食品安全 國家標準 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將氯化鉻列入表C.1“允許用于特殊膳食用食品的營養強化劑及化合物來源”名單。因為沒有營養強化劑氯化鉻的國家標準,國內生產的氯化鉻,不能作為營養強化劑使用。
起草組收集了國內外相關標準,包括:我國化工行業標準HG/T4311-2012、《美國食用化學品法典》FCC10、美國藥典USP40、韓國食品添加劑法典(2016)等。該標準根據國內外產品質量和檢驗實際情況進行制定,符合食品安全法、GB152 0173 3840-201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等我國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要求。該標準的制定主要參照FCC10、USP40、韓國食品添加劑法典(2016)、HG/T4311-2012,結合國內企業生產實際情況制定。該標準指定的指標有:感官指標(色澤、狀態)、主含量、水不溶物、氨水溶解物、硫酸鹽、鐵、總砷、鎘、鉛、總汞,以及氯化鉻的鑒別。
L-抗壞血酸鉀已被列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GB 152 0173 3840-2012)附錄B和附錄C.1維生素C的化合物來源名單中,可作為營養強化劑維生素C的物質來源之一進行使用,該標準以維生素C相關標準為基礎而制定。該標準的范圍、分子式、結構式和相對分子質量、感官指標、理化指標及檢測方法等部分均根據產品的實際生產工藝、化合物特有性質、檢測及驗證數據而制定,與現有資料結論保持一致,并經行業內廣泛征求意見,兼顧科學性和實用性而確定。其中相關安全指標如鉛、砷的設定,在進行污染物暴露評估保證安全的基礎上,結合樣品檢測數據,參考《抗壞血酸棕櫚酸酯》(GB 1886.230-2016)及《碳酸氫鉀》(GB 1886.247-2016),分別定為2.0毫克/千克、3.0毫克/千克。
目前,歐盟(EC)No1925/2006 附錄2,將L-抗壞血酸鉀納入維生素C的物質來源中;澳新食品法典 Schedule16-2部分,將抗壞血酸鉀納入食品添加劑名單中;Schedule17納入抗壞血酸鉀作為維生素C的化合物來源;CAC/GL10-1979 嬰幼兒特殊膳食用食品中營養物質的參考清單中將L-抗壞血酸鉀納入維生素C的營養素來源名單中,以上均無L-抗壞血酸鉀的詳細質量規格規定。國內無L-抗壞血酸鉀的質量規格具體規定,僅有部分維生素C相關標準:《維生素C(抗壞血酸)》(GB 14754-2010)、《抗壞血酸鈣》(GB 1886.43-2015)、《抗壞血酸鈉》(GB 1886.44-2016)、 《D-異抗壞血酸鈉》(GB 1886.28-2016)、《抗壞血酸棕櫚酸酯》(GB 1886.230-2016)等。
檸檬酸錳標準方面,《美國食品化學法典》(FCC9)規定了檸檬酸錳的技術指標和檢測方法,包括鑒別試驗、含量、干燥失重、砷、鉛和硫酸鹽6個項目指標。該標準的制定主要參考FCC9中檸檬酸錳的技術指標及參數。目前國內尚未有與檸檬酸錳相關的標準。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