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鐵缺乏所引起的缺鐵性貧血是世界上*常見的營養缺乏癥之一,通常的表現有面色蒼白、體能下降、免疫力降低、在低溫下體溫調節能力不足等。此外,工作效率降低、活力減退、情緒淡漠等也是缺鐵的常見表現。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成年男性鐵攝入量為12毫克/天,女性為20毫克/天,*高耐受量為42毫克/天。要想預防缺鐵性貧血,需要常吃“鐵三角”。
動物血 豬血、鴨血、雞血等動物血是“補鐵佳品”,其中,鴨血鐵含量高達30.5毫克/100克,男性吃40克、女性吃60克就能達到推薦攝入量;雞血的鐵含量也很高,為25毫克/100克;豬血相對較少,為8.7毫克/100克。除了富含鐵,動物血還富含優質蛋白質,并且低脂低熱量。但需要注意的是,若食用動物血頻率太高、攝入量太大,可能會導致慢性鐵中毒,損傷肝臟甚至促進腫瘤發生。建議每月*多食用兩次動物血,每次25克左右。
動物肝臟 豬肝、雞肝、鵝肝、鴨肝、羊肝等動物肝臟也是含鐵大戶,其中鴨肝和豬肝效果*好,鐵含量分別為23.1毫克/100克和22.6毫克/100克;雞肝、羊肝和鵝肝分別為12毫克/100克、7.8毫克/100克和7.5毫克/100克。此外,肝臟還是營養素儲備的大本營,富含維生素A、B族維生素、鉀、鎂、硒等。由于肝臟也是動物體內的主要解毒和代謝器官,所以吃時要考慮安全性。建議每月食用兩次動物肝臟,每次20—50克。
圖源pixabay
紅肉 豬、牛、羊等哺乳動物的肌肉中含有豐富的血紅素(富含二價鐵),顏色呈暗紅色,所以稱為紅肉,也叫畜肉。與動物血和動物肝臟相比,紅肉的鐵含量較低,一般為2—5毫克/100克,但由于日常飲食中攝入頻率較高,因此是鐵不容忽視的食物來源。紅肉也富含優質蛋白質,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D和B族維生素。研究顯示,每天食用100克以上的紅肉會增加17%的患癌風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成人每天攝入40—75克畜禽肉。選擇紅肉時盡量挑脂肪含量低的瘦肉,比如里脊肉;少吃脂肪含量高的肉,比如五花肉和肥牛等。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