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本報訊 為回顧綠色食品發展歷程,總結經驗,展示成就,奮力開創綠色食品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在第二十一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召開期間,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舉辦了“發展綠色食品 助力鄉村振興”研討會。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福鎖出席會議并發布了綠色食品重大課題研究成果。研究結果顯示,綠色食品事業經過30年的發展,在生態環境效應、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成績。
圖源hippopx
2019年3月,中心組織立項《綠色食品生態環境效應、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評價》重大課題;7月,中國農業大學張福鎖院士團隊中標并承擔課題研究工作;2020年9月7日,該課題順利通過專家驗收。張福鎖院士團隊采取實地采樣、企業座談、市場調研、實驗室檢測、問卷調查相結合的工作方式,通過對全國25個省市520個綠色食品基地、4233份土樣、10個代表性城市2000多份調查問卷、3821份網上調研和9010份原始數據進行科學深入的研究論證,取得了豐碩成果。
在生態環境效應方面:綠色食品生產模式減肥減藥成效顯著,作物產量呈現“三增一減”效應。綠色食品生產模式化學氮肥投入量減少39%、化學磷肥投入量減少22%、化學鉀肥投入量減少8%,近10年累計減少化學氮肥投入152 0173 3840萬噸;農藥使用強度降低60%,近10年累計減少農藥投入54.2萬噸。與常規種植模式相比,綠色食品生產模式作物產量平均提高11%,其中糧食、蔬菜類及經濟作物單產分別增加12%、32%、13%,水果類作物單產降低17%。綠色食品生產模式有效提高耕地質量、促進土壤健康。土壤有機質、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鉀含量分別提高17.6%、14.1%、38.5%和27.1%。種植綠色食品10年后,土壤有機質、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鉀分別增加31%、4.9%、42%和32%。綠色食品生產模式減排效果顯著,大幅提升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近10年,氨揮發累計減排98.42萬噸;硝酸鹽(NO3-)淋洗減少61.98萬噸;一氧化二氮(N2O)減排4.29萬噸;溫室氣體減排5558萬噸;2009—2018年,綠色食品生產模式累計創造生態系統服務價值32059億元。
在經濟效益和品牌效應方面:綠色食品產業積*推動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綠色食品企業和產品市場競爭力顯著提高,70%以上的企業管理者認為發展綠色食品有利于其產品、價格、渠道和促銷升級,企業年產值增加50.3%,農戶收入增加43%。綠色食品品牌已成為形象良好的發達品牌。綠色食品標識知曉率達到73.5%,綠色食品總體購買率達到58.9%,消費者對綠色食品的意愿支付溢價為51.6%—65.1%,75%以上的消費者認為綠色食品品牌具有美譽度,60%的消費者對綠色食品有忠誠度和推薦度。
在社會效應方面:綠色食品事業的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社會效應。90.7%的企業認為發展綠色食品后,危害員工健康安全的生產環節減少,生產防護措施更充分;75%以上的消費者認為綠色食品改善了食品安全問題,89.5%的消費者出于健康安全原因而購買綠色食品,72.3%的消費者認為綠色食品有助于幫助他們形成綠色環保觀念。綠色食品在制度效應、模式效應、技術效應、健康安全效應,示范**效應等方面成效顯著。帶動了我國現代農業生產管理制度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示范和**了中國農業的現代轉型;促進了綠色農業生產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保障了食品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健康和安全;培育了公眾的綠色環保觀念,形成了健康綠色的生活方式。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