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lián)網
*近,“脫糖”電飯煲、“低糖”電飯鍋等產品在網上熱銷,宣稱可以降低米飯含糖量,價格在200到152 0173 3840元不等。某商家客服稱,自家生產的脫糖電飯煲可去除30%的淀粉,還有專業(yè)款可去除50%的淀粉,“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升高,保持低糖健康的生活狀態(tài)。”其提供的檢測報告顯示,普通米飯為0.34克/100克,低糖米飯總糖量為0.15克/100克。脫糖電飯煲是否真的那么神奇?
圖源hippopx
人體實驗證明:“脫糖”電飯煲沒效果
近日有媒體記者購買了一款“智能降糖煲”,并帶到北京市營養(yǎng)源研究所進行實驗。專家參照《食物血糖生成指數(shù)測定方法》,分別對脫糖電飯煲和普通電飯煲蒸出來的米飯,食用后人體血糖變化情況進行“雙盲”測定。
實驗中,同樣品牌、分量的大米,以及同樣多的水,在普通電飯煲和“智能降糖煲”中分別被做成米飯。有12名健康志愿者參與實驗,進行了兩次空腹血糖檢測,同時男女各半分成兩組,其中一組食用普通米飯,另一組食用“脫糖米飯”,每人均食用150克。
餐后兩小時內,又選取6個時間點對志愿者進行靜脈取血,檢測血糖含量。通過將每一名志愿者的餐后血糖數(shù)據(jù)進行綜合測算,得出兩條人體血糖曲線。
中國科協(xié)“源新聞”專家?guī)斐蓡T、北京市營養(yǎng)源研究所GI測試中心技術負責人常靜一介紹了實驗結果,普通電飯煲的米飯*高頂點是8.79,脫糖電飯煲的*高頂點是8.56,但實際上在統(tǒng)計學意義上是沒有顯著性差異的,即同樣多的米飯在被人體吸收后轉化成幾乎同樣多的血糖,脫糖電飯煲并沒有起到給米飯“脫糖”的效果。
常靜一稱,大米飯中含有90%的碳水化合物,其中75%都是淀粉,經過水溶可能會進入水里一部分淀粉,但是量會很小,不足以對血糖產生影響。
北京營養(yǎng)師協(xié)會理事顧中一表示,洗掉淀粉并不可惜,但是糊粉層會有一些多酚、B族維生素、維生素E等,尤其是維生素B容易流失。如果還是要長期用這種電飯煲,建議吃點復合型維生素礦物質補充劑,或者B族維生素。
對于一些高血糖人群或是想要控糖的人來說,顧中一建議,考慮到人們的接受程度以及飲食習慣,其實一頓飯如果食用二兩米飯,不會有什么嚴重的后果。有條件的話可以用糙米飯來代替白米飯,或者搭配雜糧、全谷物都是很好的選擇。
商品比較實驗顯示:還原糖含量減少
針對脫糖電飯煲,廣東省消委會7月份曾發(fā)布消費提示。問卷調查顯示,在137名受訪者中,85.4%未使用過脫糖電飯煲產品,但66.43%看好其市場前景,76.64%的受訪者看重煮出來的米飯是否好吃,95.62%的受訪者在確定產品效果的前提下愿意嘗試。
廣東省消委會于今年3月至7月聯(lián)合佛山市消委會,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開展了脫糖電飯煲商品比較試驗。從比較試驗結果來看,在功能效果方面,20款樣品中有18款樣品低糖檔位蒸煮的米飯與普通米飯相比,還原糖含量有不同程度減少,而抗性淀粉含量不同程度增加,說明大多數(shù)脫糖電飯煲樣品具有一定的“減少米飯?zhí)穷惡俊钡墓δ苄Ч5档米⒁獾氖牵囼炍瓷婕跋M者實際食用脫糖電飯煲煮出的米飯后的血糖變化情況,即雖然脫糖電飯煲能在不同程度上減少米飯的還原糖含量,增加抗性淀粉含量,但并不等同于食用低糖米飯就直接降低人體血糖含量。廣東省消委會提醒,食用低糖米飯不能作為降血糖的主要方式,特別不能取代有關藥物的作用。
建議:購買前要全面了解產品功能
該消委會稱,此次比較試驗發(fā)現(xiàn),脫糖電飯煲關于“降糖”的宣傳,容易產生誤導,讓消費者誤以為該產品具有降血糖的功能。宣傳同時還存在該類產品宣稱的功能指標和參照對象不明確、大部分樣品宣稱的效果與測試結果不一致等問題。因此,消費者要正確看待產品的廣告宣傳,購買前可向導購員問清楚產品功能效果是否有技術鑒定報告,如果產品宣稱的降糖率高達60%以上,又沒有第三方檢測機構的鑒定報告或證書做技術支撐,建議慎重購買。如果產品宣稱降低淀粉率,與實際的降糖效果核心指標關聯(lián)性不大,也建議慎重考慮購買。
消費者在選購脫糖電飯煲前一定要看清所購買的產品是否有“CCC”認證標志、產品的使用說明書以及保修卡。廣東省消委會稱,鑒于脫糖電飯煲屬新型功能性電器產品,行業(yè)尚在發(fā)展中,建議消費者在購買前,多關注和了解行業(yè)發(fā)展及產品質量狀況相關信息。同時,為避免買到低劣產品且后期維權困難,要盡量在正規(guī)渠道購買。購買時,要注重商品品質和使用體驗,切勿片面追求低價。
1、檢測行業(yè)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lián)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lián)系,聯(lián)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lián)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lián)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