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2020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全國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積*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促消費活動,消費需求加快釋放,市場人氣持續攀升,國內大循環活力強勁。據商務部監測,10月1—8日,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十一”黃金周增長4.9%。
圖源hippopx
促銷活動豐富多彩 各地抓住8天長假旺銷契機,深入組織“消費促進月”系列活動,推出惠民讓利等舉措,大手筆發放家電、餐飲等補貼和消費券,有力激發了消費者購買熱情。北京以“國潮、國貨、國風、國韻”為主線,浙江、福建、山西圍繞“浙里來消費”“全閩樂購”“晉情來消費”等主題,組織開展“金秋狂歡·禮遇雙節”“下鄉的味道”“中秋國慶8天大樂購”等特色促銷活動;陜西組織近2000家商貿流通企業,舉辦60多場大型促消費活動,在***國潮、農產品扶貧、優質進口商品等方面開展促銷,刺激消費市場回暖;河北舉辦“幸福河北歡樂購”,組織開展地方名特優品展銷、舞動味蕾美食周、外貿出口商品轉內銷等促銷活動,食品禮盒、智能數碼、旅游產品等升級商品深受歡迎;湖南長沙“夜星城”消費節參與企業近萬家,帶動銷售額同比增長近30%。“十一”期間,寧波、北京、甘肅、上海、海南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8.8%、18.6%、14.4%、13.7%和12.5%,江蘇、山西、浙江、廣東同比分別增長10.7%、7.8%、6.8%和6.7%。
商品消費持續升級 “十一”期間,在各類促銷活動帶動下,吃穿用等基本消費需求穩定增長,有機食品、智能家電等升級商品銷售增幅明顯。海南離島免稅購物異常活躍,吸引境外消費回流效果明顯。黃金周前7天,海口、三亞、瓊海等4家免稅店零售額同比增長152 0173 3840%,免稅購物人次同比增長64%。
服務消費火熱升溫 黃金周期間,餐飲、休閑等服務消費快速升溫,被疫情抑制的需求集中釋放。團圓宴、婚慶宴、親朋宴等推動餐飲市場快速復蘇,大眾餐飲、“光盤行動”“剩菜打包”等節儉用餐**主流。河南鄭州的黃河大鯉魚備受食客青睞,四川部分餐飲***、網紅餐飲人流量同比增長10%—20%。河北部分餐飲企業推出小份菜、半份菜,讓顧客吃得飽吃得好,云南部分餐飲企業開展“餐飲美食薈萃促消費”活動,引導消費者按需點菜、剩菜打包。四川、浙江、內蒙古、廈門重點監測餐飲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43.0%、23.4%、21.7%和18.3%,廣州到店餐飲訂單量同比增長超30%。
新型消費蓬勃壯大 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網絡購物、直播帶貨、網上訂餐、定制旅游等新型消費在黃金周期間不斷蓬勃壯大。遼寧餐飲零售企業通過直播線下引流、線上平臺帶流等方式,網上消費占比超過20%。“十一”前7天,貴州利用直播平臺讓“黔貨出山”,新疆若羌縣果農通過直播帶貨,日均銷售瓜果16萬元,湖南麻陽邀請網紅主播帶貨當地特色農產品,中秋節當天實現銷售額45萬元。
生活必需品貨足價穩 各地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充足、品種豐富,價格總體平穩。10月1—8日,全國百家大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糧油價格基本穩定,糧食價格比節前一周(9月24—9月30日,下同)上漲0.3%,其中秈米、粳米價格分別上漲0.9%、0.2%,面粉價格下降0.2%;食用油價格上漲0.2%。肉類價格基本平穩,豬肉價格比節前一周下降1.0%,牛肉價格上漲0.4%,羊肉價格上漲0.2%。禽蛋價格略有波動,白條雞價格比節前一周上漲0.2%,雞蛋價格下降0.9%。蔬菜水果價格小幅上漲,6種水果、30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比節前一周分別上漲1.2%、0.4%。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任興洲表示,這次假期為積累了超過半年的居民消費熱情提供了釋放空間,既展現了居民消費能力的提升,也反映了中國經濟的韌性。“這次消費的增長,依賴于從生產端到流通端、消費端的全方位協同作用,是中國經濟復蘇的一個綜合體現,反映了疫情防控常態化下中國經濟恢復發展的強大能力。”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