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是國家糧食安全的“命脈”。今年7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種業振興行動方案》,要求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行政等多種手段,推行全鏈條、全流程監管,對假冒偽劣、套牌侵權等突出問題要重拳出擊,讓侵權者付出沉重代價。近日,*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批人民法院種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案例。*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副庭長郃中林、刑一庭副庭長安翱和知識產權法庭副庭長朱理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郃中林介紹,近年來,人民法院多措并舉,通過制定司法解釋、改革審判機制、建立專家智庫、強化工作協同等,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不斷加大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努力為種業自主創新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此次發布的10個典型案例包括民事案件7件、行政案件1件、刑事案件2件。案件所涉品種既包括玉米、水稻、小麥等主要農作物,又包括辣椒、梨樹等經濟作物。據介紹,2016年至2020年,全國各級人民法院審結涉植物新品種糾紛民事案件共計781件,年結案量從2016年的66件上升到2020年的252件,其中85%以上為侵害植物新品種權糾紛,主要涉及玉米、小麥、水稻等主要農作物,超七成案件品種權人勝訴。
據了解,*高人民法院先后制定了3部有關植物新品種權保護的司法解釋,先后設立4家專門知識產權法院和23家知識產權法庭,集中審理包括植物新品種案件在內專業性較強的知識產權案件。今年3月起,*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設立專門的植物新品種合議庭,進一步加強對涉種業案件的集中審理和統籌指導。目前,全國共有40家具有植物新品種案件管轄權的**審法院。
從此次發布的案例來看,種業知識產權侵權賠償力度明顯加大。如在侵害“鄭58”玉米雜交品種糾紛案中,對于品種權人高達4952萬元的賠償請求予以全額支持,充分保護品種權人的合法權益。
懲罰性賠償適用力度加大。如在侵害“金粳818”水稻品種糾紛案中,對于侵權人利用微信群發布信息、組織交易的行為,認定構成銷售侵權,并在計算基數的兩倍以上確定懲罰性賠償數額*終全額支持品種權人300萬元的賠償請求。“依法加大懲罰性賠償適用力度,針對套牌侵權行為重拳出擊。”郃中林也表示,人民法院將秉持有利于權利保護的司法理念,用好舉證責任轉移、舉證妨礙、文書提出命令等制度,善用幫助侵權、懲罰性賠償等重點條文,讓侵權人無處遁形、無利可圖。
“依法嚴厲打擊套牌侵權、制假售假等犯罪行為,讓以身試法者付出沉重代價,堅決遏制危害種業安全違法犯罪活動。”安翱表示,人民法院將更好地發揮刑事審判職能作用,加強對下指導,依法嚴懲此類犯罪,維護良好的種業研發環境和正常的市場秩序。
涉種子犯罪刑事制裁力度明顯加強。如在酒泉某豫公司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中,對未經品種登記進行加工、銷售偽劣“豫椒王”辣椒種,給種植農戶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的行為,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判處有期徒刑11年,并處罰金123萬元。
此外,會上還介紹了部分案例在破解品種權侵權認定難、規范植物新品種申請行為等方面的典型意義。
“此次典型案例的發布,體現了人民法院嚴厲打擊種子套牌侵權行為的司法導向,傳遞了加強種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的強烈信號。”朱理表示,人民法院將持續加強種業知識產權案件審判工作,不斷加大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嚴格保護種業知識產權,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服務種業自主創新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