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近日,農業農村部官網發布了《關于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第152 0173 3840號(農業水利類204號)提案答復》。針對政協委員提出的“關于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監管機制提升農業綜合經濟效益”的提案,答復中指出,農業農村部將加快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健全信用信息披露機制,建立和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標準規范并加大試點示范。
關于建立和完善農產品標準化體系,記者獲悉,農業農村部加強農獸藥殘留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修訂,截至目前,我國現行農獸藥殘留標準總數12999項,基本覆蓋主要食用農產品和主要農獸藥品種。今年4月20日,印發《關于開展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試點工作的通知》,構建從農田到餐桌全要素、全鏈條、多層次的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制修訂了農業國家和行業標準9000多項;指導地方制修訂了一批相關地方標準、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
農業農村部表示,下一步將圍繞重點農產品,加快產地環境、品種種質、投入品管控、產品加工、儲運保鮮、包裝標識、分等分級等關鍵環節,大力推進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制修訂一批相關國家和行業標準,試點打造一批全產業鏈標準化基地,培育一批高標準**的綠色優質農產品精品,選樹一批標準化帶動特色農產品產業發展和質量提升的示范典型,建立從源頭到消費終端的全產業鏈標準體系。
關于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農業農村部已會同相關部門大力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以下簡稱“農安信用”)體系建設。并每月定期向國家發展改革委建成運行的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推送部本級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累計推送20余萬條。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29個部委簽署《關于對農資領域嚴重失信生產經營單位及其有關人員開展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同時,簽署多個聯合懲戒備忘錄。印發《關于建立農資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信用檔案的通知》,大力推動國家和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建立農資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信用檔案。遴選信息化基礎好、監管創新積*的上海、浙江、廣東等省(市)進行試點探索,將農安信用與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分級監管、金融保險發放等結合,探索出“立信、評信、示信、用信”的一條龍工作。
農業農村部表示,將加快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健全信用信息披露機制,依托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部官網農安信用專題頻道,常態化公開主體的信用信息和評信結果;加大農資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信用檔案建設工作力度,使信用檔案成為政府監管、市場評價、消費選擇的重要依據。建立健全農安信用標準規范,加快研究制定信用信息采集、存儲、共享、公開、使用和信用評價、信用分類、管理等標準,將追溯管理、合格證開具、巡查檢查、風險監測、食品安全考核等內容納入農安信用評價準則,推動農安信用標準規范出臺。加大試點示范,組織地方探索建立“信用+監管”模式,構建信用監管新型機制;指導行業協會和機構加大第三方信用評價力度,對守信企業給予激勵和便利措施,推進信用監督社會共治。
據了解,目前全國共有農產品質檢中心2200多個,檢測人員近2.3萬人,實現農產品檢測體系建設地市全覆蓋和縣級基本覆蓋。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共有2.6萬個,鄉鎮監管人員約7.6萬人。建成并穩定運行國家農產品追溯平臺,累計注冊生產經營主體26萬家;28個省份建立了省級追溯平臺,和國家平臺基本實現業務對接。此外,針對農獸藥殘留超標問題,今年6月11日,七部門啟動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
農業農村部表示,下一步將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和管理的事中事后監管,加強檢驗檢測機構人員培訓,提高檢驗檢測人員能力水平。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管理,出臺網格化監管意見,壓實基層監管責任,同時制定發布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公共服務機構日常巡查規范。會同相關部門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追溯標準體系,加快國家農產品追溯平臺的推廣運用。壓實屬地責任,狠抓種養殖環節管控,組織實施好“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切實解決好農獸藥殘留超標問題。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