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6月24日,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在華盛頓經濟俱樂部大贊自己投資的人造肉行業,他表示從低膽固醇角度來看,人造肉比普通肉要稍微健康一點,它能大幅減少甲烷的排放量,降低動物虐待和肥料管理問題,減緩養殖動物對土地的壓力。(新浪財經)
?
據悉,此前以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為代表的“人造肉”初創公司就贏得了眾多知名投資者的青睞,其中包括美國*大的風險基金KPCB、谷歌戰投以及個人投資者:Twitter聯合創始人Ev William、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可口可樂CFO Kathy Waller、李嘉誠等。除此之外,更有Tyson Foods、General Mills、Nestle等傳統食品企業巨頭紛紛加入其中,以投資、收購等*快捷的方式一秒入場。
?
今年4月份,漢堡王**在美國圣路易斯的59家門店試營“人造肉”漢堡,客流相較于上月上升16.75%。隨后,肯德基表示正研究以植物為基礎的肌肉替代品,并與替代蛋白供應商會面。據歐睿公司數據顯示:2023年美國肉替代品的市場將達25億美元,全球可達230億美元。
?
那么,“人造肉”究竟是什么?為什么會受到投資人熱捧?國外如此火爆的“人造肉”在中國有沒有?中國“人造肉”又是什么樣的呢?
其實,正當紅的“人造肉”大多是以植物蛋白為基礎的肉類替代品,簡稱“植物基”。以全球**人造肉上市公司Beyond Meat的產品為例,據該公司的招股書披露,他們針對牛肉、豬肉、禽肉等開發的“植物基”替代品均來源于大豆或豌豆蛋白(yellow peas),經過新型的食品加工工藝后制成纖維化的肉替代品,在質地、口感上模仿動物源肉帶給人的體驗。難怪,蓋茨在吃完Beyond Meat生產的人造雞肉卷后,發文感慨道:“我無法分辨出真假,我體驗的絕非僅僅是肉類替代品,這也是未來食物的味道”。
?
“植物基”、“人造肉”雖然是食品行業的新型名詞,但它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中國的“蛋白肉”,甚至是深受大眾喜愛的接地氣的“辣條”。其實,“素肉”在中國的概念由來已久。在剛結束的“2019健康產品創新峰會上”,來自豐益(上海)生物技術研發中心的陳瑩博士就把東方的“豆”比作西方的“牛”,從理化分子角度深入剖析了以大豆蛋白為主的“植物基”在植物奶、植物肉等方面的應用前景。陳博士表示非轉基因的大豆蛋白具有水乳交融性好、營養價值豐富、生物利用率高等優勢,大豆的組織蛋白和分離蛋白由于其特殊的物理性質更易于開發成“植物肉”。中國的“人造肉”區別于西方“人造肉”漢堡具有特別的應用方式,當“魚香素肉絲”、“宮爆素雞丁”、“包子素餡”等一系列帶有濃濃中國傳統風味的名詞出現時,我們將再次體驗一把“人造肉”帶來的“舌尖上的中國”。
?
雖然,“人造肉”秉持著“健康”、“環保”的理念,但其發展還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比如:動物組培發酵產生的“人造肉”還有待開發,關于人造肉和動物肉區別監管尚不明確。這場由“人造肉”引發的食品行業的“革新”還任重而道遠。
了解更多植物基相關資訊
歡迎加食小妍為好友,加入
【“植物基”達人互動群】
2020會議預告
為進一步推動食品健康產業的發展,共同促進健康食品領域技術創新與產業化交流合作,食品商務網圍繞健康產品創新以及食品政策法規,領域涉及天然配料、植物基、老年食品、保健食品以及創新加工技術等,策劃一場西湖食品科技大會。為大家解讀食品行業的政策法規,分享食品行業*新的研究進展,共同為“健康中國”努力!(點擊圖片查看會議詳情~)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