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一系列的利好措施,無疑給正處于困境的中國紡織行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眾多紡織企業歡欣鼓舞,掌聲一片。在寒冬時節,政府的關心、政策的及時儼然讓紡織行業感受到了陣陣暖意。
“作為支柱產業和民生產業,紡織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與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關。雖然受世界經濟大環境影響,目前紡織行業正處于相對困難時期,但中央的有力決策和及時有效政策的出臺,加之紡織行業自身水平的不斷提升,都使我們有信心克服暫時的困難,迎來更好更快的發展。”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的信心從未改變。
這位在紡織行業辛勤耕耘數十載的長者,有著淵博的學識、超常的智慧和對行業獨到的見解和敏銳的把握,通過他對當前經濟形勢、行業走勢的分析和對政策的解讀,相信不同的企業一定會有相同的收獲。
認清形勢:金融危機拖累 2/3企業處于困難境地
談到當前行業的困難形勢,杜鈺洲會長認為主要是因為受到了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此次金融危機是上世紀經濟大蕭條之后*嚴重的,波及面廣,對世界各國經濟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為現在是全球化時代,各國經濟的相互依存度越來越緊密,發達國家的經濟衰退對發展中國家必然產生深遠的影響。”杜鈺洲說。
在此大背景下,世界紡織經濟當然無法幸免。而作為*大的紡織品生產加工大國,中國的紡織經濟受到的沖擊也十分巨大。首當其沖,國外市場需求的衰退使中國紡織服裝出口受阻,海關*新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為152 0173 3840.17億美元,同比僅上漲5.89%,較去年同期回落13.84個百分點,為近6年來的*低。據企業反應,往年到圣誕節前,明年上半年的訂單基本都滿了,而現在很多企業的訂單都還沒有著落。
而從國內市場來看,雖然整體形勢還算健康,但也受到了很大影響。10月份,全社會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為4%,而衣著類僅為-1.4%。10月份服裝零售總額增長20%,低于全社會零售總額。市場的不景氣,必然使紡織企業承受巨大壓力。
對于企業來說,承受的壓力不僅這些,其他如匯率變化的影響、勞動力成本的提高、原材料能源價格上漲等多重因素疊加,使整個行業處于較為困難時期。“目前,行業2/3的企業虧損或處于虧損邊緣,資金緊張、產品積壓等問題較為嚴重。”杜鈺洲說。
樹立信心:紡織仍是支柱產業 困難之中孕育機遇
困難是現實的,但杜鈺洲對紡織行業走出困境仍充滿信心:“紡織是重要的的民生產業,也是主要的就業行業,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產業。紡織行業現有2000多萬職工,其中80%是農民工;紡織每減少1億美元的出口,就會影響3680人的就業,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視。溫家寶總理前不久在講話中提到紡織是支柱產業,國家要出臺政策予以支持,這對全行業樹立信心走出困境十分有利。”
杜鈺洲認為,面對當前形勢,全行業完全沒有必要失去信心,更沒必要恐慌,困難之中反而孕育著巨大的機遇,中國紡織業有著繼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巨大潛力。
信心一方面源于政策的有力支持。杜會長談到,今年以來尤其*近一段時間,國家頻頻出臺政策扶持紡織行業的發展,前不久出臺擴大內需十項措施,現在又出臺促進輕紡工業發展的6項措施,政策出臺快、解決問題準、落腳點實,將有利于紡織行業度過難關。
信心的第二個基礎是中國巨大的內需市場。“13億人口的紡織品服裝消費是紡織業長期發展的有力保障,也是我們充滿信心的重要基礎。”杜鈺洲說。
更為重要的是,30年改革開放尤其是新世紀以來紡織行業的飛躍發展使我們的風險能力大大加強,擁有了克服困難的實力。杜鈺洲介紹,目前中國紡織行業的技術水平已不是1998年金融危機時的狀態,無論是裝備水平、工藝技術水平還是產品水平都上了一個大臺階,生產力水平大幅提升。“目前,中國紡織工業的生產水平至少在亞洲是*先進的、實力*強的”。我們的產業鏈更加完整,生產布局日益合理,企業管理水平和職工隊伍水平大大提升,產品質量不斷提高,這一切,都為行業今后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應該看到,雖然多數企業遇到了困難,但我們仍有1/3的企業保持了較好的發展。今年1~8月,行業1/3的企業銷售增長24%,利潤增長33%,平均利潤率為8.3%;7%的企業(3198戶)銷售增長27%,利潤增長52%,平均利潤率達到15.4%。”杜鈺洲說。他認為,擁有堅實的產業基礎、巨大的市場,現在又有了及時有力的政策支持,中國紡織工業一定能夠度過難關。
眼睛向內:加強自身是關鍵 結構調整促升級
杜鈺洲會長認為,政府的救急政策只是外部不可缺少的條件,行業要真正度過難關,重點還是要進一步加大內部的結構調整,加快產業升級的步伐,這是當前行業工作的重心所在。“如果內部存在的問題不能解決,即使再出臺任何政策,也對沖不了外部環境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講,這次困難也為紡織行業的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和企業的加快提升提供了一個機遇。”
**我們行業的經濟增長方式要轉變,要由靠數量取勝的粗放式的增長方式向質量效益的增長方式轉變,要加快行業技術進步,不斷提高科技貢獻率和品牌貢獻率,加強科學管理,靠這些來度過難關。要加快新產品開發步伐,向高科技產品要效益,引導企業不斷開拓市場。要加強行業自律和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做好產業預警,提高產業安全意識。要繼續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和國際同行的交流與合作,把中國紡織行業的發展同世界紡織行業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
他說,作為行業協會,要以企業為主體,不斷提高服務意識,對中小企業雪中送炭,幫助他們度過難關。他介紹說,近期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已計劃和產業集群的地方政府合作,為企業信貸提供擔保,幫助企業解決融資問題。
“紡織行業是中國的支柱產業,這是由中國的國情所決定的;紡織行業順利度過難關,保持健康發展,這對中國經濟和社會也是巨大的貢獻。只要我們樹立信心,內外結合搞好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中國紡織工業一定能克服困難,更快更好發展!”杜鈺洲會長的話語堅定而果敢。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