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市場需求導向,主攻農業供給質量,注重可持續發展,加強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供給。眼下,新疆自治區通過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推廣精量播種、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技術,推動現代農業綠色發展。
走進呼圖壁縣石梯子鄉農牧生態循環農業產業園,3000多畝綠油油的苜蓿生長旺盛,離苜蓿地不遠處,100多頭肉牛正在標準養殖基地里悠閑地吃著草。這是呼圖壁縣加樂恩草畜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當地政府引導下打造的“種養+”生態循環農業養殖模式。 合作社負責人劉會財算了一筆賬,發展循環農業每年可以節省21萬元的肥料錢,合作社的牛肉每公斤也比市場價高20元,接下來他們還將大力推廣種植—養殖—農產品深加工循環經濟模式。劉會財說:“2018年購置的年產5萬噸的加工設備,今年打算把設備在10月底全部安裝完畢,然后讓牧民來種草,合作社來收購、加工、銷售,帶動當地牧民快速脫貧致富。”
注重資源節約是農業綠色發展的基本特征。棉花地里,博樂市烏圖布拉格鎮農業技術人員正在為農戶講解一個叫農田檢測儀器的使用方法。通過這個儀器,農戶可以精確掌握棉花地里土壤所含水分及肥力的情況,然后根據數據和棉花的生長節點在手機上自動生成一個管理方案,既可以節約水、肥,又是對土壤和環境的保護。烏圖布拉格鎮科技示范戶陸俊吉說:“在肥料的節省成本上一畝地可以省到50塊錢左右,比如什么時間滴多少水,滴多少肥精確到位,精確到它的根系周圍,提高它的肥料的利用率,這種就可以讓它節本增效。”
注重生態保育是農業綠色發展的根本要求。這兩天,哈密市伊州區大泉灣鄉的農機大戶張新義正在調試剛剛購買的新一代殘膜回收機,這臺機器一次可以完成地膜撿拾裝箱和秸稈粉碎還田兩項作業:“這個新的殘膜回收機,作業速度快,拾得也比較干凈,減少污染,還能多多掙錢,讓我們的農田回歸到真正的綠色農田。”
現在,哈密市種植棉花、玉米、番茄、蔬菜等作物的栽培均采用了地膜覆蓋技術,其中棉田地膜覆蓋率近****。2018年,哈密市計劃完成農田回收殘膜再生利用456噸,力爭2020年實現廢棄農膜全面回收利用。
據了解, 今年以來,新疆自治區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用綠色推動農業生產提質增效,**鄉村振興。自治區農業廳農村環境保護與能源發展處調研員買合木提阿不都拉說:“一是開展以水肥一體化、膜下滴管為主的“控水”行動,二是開展以大力推廣使用有機肥、農家肥、綠肥、秸稈還田,以及病蟲害綠色防控、統防統治為主的化肥、農藥“雙減”行動,三是開展以廢舊地膜回收利用、大型沼氣工程建設、秸稈肥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利用為主的農業廢棄物“基本資源化”利用行動,為有效推進綠色農業的持續發展做出我們應有的努力和貢獻。”
(來源:新疆新聞在線;記者:雷鳴 通訊員 王娟 杜興發 孟祥宇;時間:20152 0173 3840;鏈接:http://www.szlhsb.com.cn/news/2018-09/07/cms2101472article.shtml)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