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不久前,筆者在新疆塔城地區烏蘇市甘河子鎮包家莊子村萬畝現代農業核心示范區看到,棉農徐良多家的200畝棉花長勢喜人,他正在通過手機APP操控為棉花施肥。現在種植方法與從前對比,他心里可有一本賬。近年來,烏蘇市以農業產業化為核心,開展集數據共享、業務協同、應用集成、智能分析與展示于一體的智慧農業大數據應用工程建設,不斷推進農業規模化、專業化和現代化。
為保障烏蘇市智慧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建設的順利推進,烏蘇市政府近兩年來投資2000余萬元用于農業信息化建設,整合現有農業信息化資源,以農業物聯網、農業大數據集成應用為核心,建立“互聯網+農業生產”管理體系,真正實現節本增效。
徐良多說:“以前都要人工,每個地方都要走到,現在基本是手機點開就可以操控,地里的水分、溫度、含肥料程度、缺什么營養,都可以實時監控,管理棉花省時省力,節約時間、人工,澆水可以實時監控,水量有多少,這樣更節約成本。往年棉花產量不到400公斤,今年引進這個設施以后,有望突破450公斤。”
水的利用率提高3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39%。今年,甘河子鎮棉農也用上了水肥一體化智能設備,它借助現代農業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通過土壤智能傳感器等一整套智能設備,就能實現水肥一體智能控制。
北京冀雨現代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員王曉東說:“我們通過遠程無線網絡,隨時開關灌溉的閥門,在地塊裝了兩套多深度土壤水分檢測儀,可以監測10厘米、20厘米、40厘米、60厘米四個土層土壤的水分和溫度,這樣就可以給農戶提供可參考的實時數據,控制水溫、控制閥門灌溉。”
通過農業信息化建設,*大提高了烏蘇市現代農業生產水平,降低了勞動強度,減少了農業生產成本,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增加了農業效益。2016年,烏蘇市獲得全國農業物聯網百佳縣市之一;2017年,烏蘇市成功加盟“中國智慧農業聯盟”,成為理事成員單位之一,12月,被國家農業部列為“國家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
(來源:亞心網;通訊員 任達志;時間:20152 0173 3840;鏈接:http://www.szlhsb.com/system/2019/08/02/035815294.shtml)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