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嘉賓,各位代表,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參加“2008’中國棉業發展高峰論壇暨國際棉花貿易洽談會”。棉花是紡織工業的重要基礎原料,紡織也是棉花產業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在紡織行業成本快速上漲,宏觀緊縮政策集中作用,國際市場需求減緩,紡織行業形勢發生巨大變化的形勢下召 開這次會議,共同探討全球棉花產業的市場走勢,全球棉業的合作前景和棉花產業的發展方向,對于棉花產業的健康發 展具有積*的作用,非常感謝會議主辦方的邀請,預祝大會能夠圓滿的成功,那么我想根據大會的安排就紡織工業幾年 來發展的情況,當前行業面臨的形勢和發展的方向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近幾年紡織工業發展情況。入世以來紡織行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發展,2007年紡織 纖維加工量接近3500萬噸,紗產量到152 0173 3840萬噸,化纖產業2400萬噸。我們固定資產投資達到2552億元,那么比2001年基 本上增長了接近2倍的水平,我們在全球的市場份額也達到40%以上的水平。那么在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產業的結構也 取得了積*的變化。一個是高附加值產品的比重是逐步提升的,產業的配套能力逐步的增強,我們到2007年一般貿易比 重達到72%,過去主要依靠進口化纖、紗線,這兩年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出口競爭力指數,紗線競爭力指數05年3.8%,到 07年43.9%,織物競爭力指數從44%到57.3%。
第二,產業用紡織品發展快速。競爭力指數05年9.5%增長到07年的24%,到今年3月達到 37%,市場的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內需成為紡織發展的主要力量,內需比重達到77%,從出口市場看,市場的多元化正 在形成。目前東歐、非洲新興市場已經成為出口增長新動力,從紡織的原料來看,棉花總需求已經超過一千萬噸,從 2006年以來,我們棉織品出口成為我們紡織品出口**大產品,那么目前出口增速還保持比較旺盛的態勢。
第三,紡織工業綜合競爭力不斷提高,在原料、能源、用工成本大幅增加的情況下,紡 織工業通過技術進步,提高管理水平,保持了穩定的盈利能力,實現綜合競爭力的提升。2007年,紡織行業的平均利潤 率達到3.97%,雖然業內有不同的看法,認為我們利潤率的水平有些水分,有些靠投資收益取得的,但是我們分析上市公 司的利潤構成情況,紡織行業的利潤也是大幅增長的,那么3.97%的水平是我們這么多年來的*好的水平。第二就是我們 勞動生產率大幅增加,2007年勞動生產率比2005年增長了37%,2007年增長24%。第三就是優質企業更強,根據紡織工業 協會的統計數據,今年1-2月,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三分之一企業盈利能力進一步增強,達到了8.7%的水平,那么我們也 知道,我們全球500強的平均利潤率也不過5%,雖然我們是勞動密集型行業,低利潤率行業,但是在我們行業當中三分之 一企業利潤率是非常可觀的,入世以來7年,是紡織行業黃金增長七年,七年的快速增長,是在國內經濟持續增長,國內 外市場需求旺盛和紡織的市場化改革和行業發展的動力充分發揮的背景下取得的。
第二個方面我想講一下當前紡織行業面臨的形勢。說行業形勢發生逆轉了,我們近一段 時間也是非常關注,也召開協會和各個政府部門都在組織調研,我們也開了多次專家座談會,對這個形勢進行分析。從 統計數字看,一季度運行還是基本正常,一個是出口,1-3月份出口增長19.4%,那么這個數據比去年同期高了4個百分點 ,產值增長1-3月份18.1%,紗產量累計增長10%,這個增速是下降的。
那么從全年來看,各種負面影響的因素是加劇的。今年全年的形勢不容樂觀,尤其隨著 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國際環境的變化,紡織行業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行業的發展已經從以數量擴張為主的快速發展轉向 以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為主的新階段,紡織行業加速洗牌,一些競爭力弱的企業將被淘汰出局,那么當前紡織行業遇到 的困難,有一些是我們產業發展過程當中必須面對的長期的因素,那么也有一些是我們宏觀政策調整的當期的影響,長 期的因素有幾個方面。
**,人民幣升值成為影響當前紡織出口的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去年人民幣升值幅度 是6.18%,今年1-4月份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率超過了4%,那么人民幣升值在較長一段時間內,應該說升值的時間跨度 還是比較長的,人民幣長期升值的壓力還是存在的,尤其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那么使我們這個行業成本和對行業的信 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
第二,外部的需求。美國次貸危機影響,外部需求減弱,從去年4季度以來,紡織對美國 出口增幅持續下降,到今年1-3月份,我們對美國出口總體金額上漲了2%,但是對美的服裝的出口單價下降了1%,對美的 服裝出口總額下降4.6%,數量增長下降了9%。今年廣交會上,紡織品服裝出口成交額下降了11.5%,對歐美出口成交金額 下降了30%。所以外部需求減緩的趨勢還是比較明顯的。雖然我們對美國出口份額只占了3%,但是我們出口香港、東盟的 很多產品都是以美國市場為依托的,所以我們判斷外部需求減弱的趨勢還是加劇的。
第三,生產要素持續上漲,成本壓力難以推動傳遞。由于國際油價和農產品價格大幅度 上漲,對紡織企業的波及和影響也是非常明顯的,那么1-3月份化纖產品進口均價上漲17%,國際棉價上漲了23%。雖然國 內的價格上漲的幅度應該說遠遠低于這個水平,但是我們產品上漲的幅度是更低的。1-3月份,國內的紡織原材料價格指 數上漲3.3%,產品的出廠價格指數上漲了1.9%。另外就是紡織工業的工資水平長期低于工業水平,這兩年紡織工資增長 是比較快的,根據銀行的統計,去年的工資平均增長幅度18%,那么今年勞動法的實施,全行業勞動成本將增長30%左右 ,那么這個壓力是非常巨大的。
第四,環境因素的影響,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 境的基礎上,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的目標,同時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那么這個環境的節 能減排政策大力實施,對紡織行業的影響也是比較明顯的,去年12月國務院發布節能減排考核指標體系,紡織列入九大 重點能耗行業重擔檢測,銀行把印染作為限制性的產業。第三,排放標準大幅度提高,國家環保局已經正在征求意見, 對印染廢水排放標準,對我們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另外宏觀緊縮政策的影響,一個是退稅率下調,一個是銀行貸款規模 緊縮和利率上調,也構成我們當前困難的一個重要的因素,雖然紡織現在遇到了一定的困難,但是我們感覺紡織工業在 今后較長一個時期內還是繼續發展的,**我們有穩定的國內市場的支撐,近幾年國內市場衣著消費需求增長20%以上, 我們預計今后五年,消費需求,尤其住房、交通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依然是20%左右,另外中國有眾多的人口,還有較大 的區域差距,我們的成本優勢還是存在的,那么穩定就業,穩定出口,滿足內需是我們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政策的取向 ,也是國家希望看到的結果,所以我們認為今后十一五乃至更長時間,紡織工業還是保持增長的態勢,但是增速肯定要 初步的回落。
第三個方面,我講一下紡織工業發展的方向,剛才也說了,從歷史上看,紡織工業是積 累資金,擴大就業的一個重要產業,那么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根據中國的國情,我們認為在穩定就業,穩定出口, 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方面仍然會發生重要的作用,所以紡織工業健康平穩的發展,事關國計民生,社會穩定大局,政府部 門來看,對紡織工業的發展,主要還是維護有利于營造發展的政策環境,這幾年國家發改委促進產業升級方面力度是非 常大的,我們在促進研發,在節能減排,在現代化、數字化紡織機械,新型纖維產業化方面都給予了政策支持的力度。 那么2006年,國家發改委聯合財政部、商務部十部門下發《關于紡織行業轉變增長方式,促進產業省級若干意見》的通 知,里面也提出了紡織行業加快結構調整的原則目標、重點和措施,那么這些政策措施在今后還會繼續的執行下去。
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講,紡織工業的發展也進入產業升級新階段,作為充分競爭的紡織工業,提高核心競爭力,實現增長方式的轉變,是行業本身的根本出路。那么從行業本身來看,我們覺得發展的方向有幾個方面。
**,要加快傳統產業升級,加快結構調整的力度,要提高資源的有效利用效率,因為我們現在的資源總體來講,對外依存度還是比較高,要利用有限資源,提高產品附加價值。
第二,發展紡織的清潔生產,建設環境友好型產業。
第三,就是要采用高效自動化紡織機械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第二個方面是要加強管理的創新,完善產業鏈建設。我國是世界奢侈品消費大國,國內紡織品服裝高端市場70%是被國外市場壟斷,所以中國紡織企業一定要轉變觀念,調整思路,提高在整個紡織鏈中的主動地位。其二是要注重設計研發中心環節,提高核心競爭力。其三要實行內外銷并舉,發展壯大自主品牌。
第三個發展的方向,我們希望能夠推進資源有效配置的*大化,那么紡織70%的產品應該說還是價格競爭的產品,尋找成本的洼地,充分利用有效的資源,提高我們的競爭力,是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方向。所以我們在這個方面一個是要推動東部地區發達的紡織工業逐步向資源、土地、勞動力優勢的西部地區轉移,尋求更加優勢的成本競爭優勢。第二鼓勵優勢企業做大做強,鼓勵優勢企業兼并重組。第三鼓勵企業實行全球化的經營,那么有條件的企業,我們也支持他們走出去。紡織行業雖然遇到了一定的困難,但是我想這些困難有很多是產業結構調整必須面對的,通過我們行業業界的共同努力,我們相信紡織工業一定還是平穩發展的結果,那么我們的產業轉型,我們從“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的轉變,也一定能夠邁出堅實的步伐,取得我們預期的效果,謝謝大家!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