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耕葵粉蚧是80年代末發現的一種新害蟲,其主要危害玉米、小麥、高粱等禾本科作物及雜草。近年來發生面積逐步擴大,一般受害株率10%左右,高者達30%以上,對玉米生產構成一定威脅,現把其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介紹如下:
????一、發生規律及危害
????該蟲1年發生3代,以卵在雌成蟲卵囊中,附著在田間殘留的玉米根茬上、玉米苞葉內、雜草根部或土壤中越冬。玉米耕葵粉蚧**代于4月下旬至6月上旬發生,第二代于6月中旬至8月上旬發生,第三代于8月中旬至9月中旬發生。該蟲以若蟲和雌成蟲集中在玉米幼苗近地表的莖基部、根部和葉鞘內,吸收汁液密集危害。**代主危害小麥;第二代主危害夏玉米幼苗,玉米出苗后,卵開始孵化成若蟲,而后遷至夏玉米的葉鞘內進行危害。受害玉米葉鞘**發黃干枯,玉米莖基部發黑,根尖變黑腐爛,造成玉米生長緩慢,嚴重時難以結實,造成整株死亡;第三代主危害玉米及高粱,造成危害不大。
????二、防治措施
????1.輪換倒茬??玉米耕葵粉蚧只危害禾本科植物,故可以采用輪作或倒茬,將受害較重的夏玉米地塊改種其他雙子葉植物,大大減少該蟲蟲源。
2.消滅蟲源??玉米收割后,種植小麥前雖進行翻耕,但許多根茬仍留在田間,為玉米耕葵粉蚧提供了大量越冬蟲源,故深耕滅茬并將根茬帶出田外處理,可消滅大量蟲源;該蟲越冬卵越冬時,覆蓋在土壤下的卵囊,在土壤濕度過大時,受霉菌感染,發霉腐爛,影響存活,冬季在小麥田間撓凍水,也可減少蟲源。
3.種植抗蟲品種??據調查受害較重的品種有冀豐58、冀玉8號、西玉3號、掖單19、掖單20等,而苗期發育較快、抗逆性較強的品種如農大108、魯單50等基本不受害。
4.加大肥水??精耕細作,中耕除草,結合施肥澆大水改變其生存條件,以控制擴展蔓延。
5.化學防治??由于該蟲2齡以后的若蟲體表附著1層蠟粉,適應性較強,故防治適期在2齡若蟲以前,一般在7月份左右。可用50%鉀胺磷乳油、40%氧化樂果乳油或40%辛硫磷乳油等內吸性殺蟲劑500—1000倍液稀釋后噴施在玉米幼苗基部或灌根;也可畝用6%林丹粉1.50千克加細潮土30千克拌勻;每株根部堆放5—6克,然后澆水防治。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