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7 來源:互聯網
一、池塘條件與設施
池塘*好選在安靜、背風向陽、排灌方便、水源和水質條件好地方,且旱澇無憂;水面面積在2~5畝,池深1.5~2米;池塘四周墻上設道40~50厘米高且向塘內傾斜的防盜防逃網;塘中設2~3個拱形食臺,供鱉攝食和曬背。
二、苗種放養
1.清塘消毒。池塘放養前每畝水面用生石灰60~80公斤化水全池潑灑。
2.放養數量。每畝水面放養一年培育的大規格魚種800~1000尾,其中鰱魚占55%,鳙魚占10%,草、鳊魚占20%,鯉、鯽魚占15%;在4~5月每畝水面投放規格152 0173 3840克的幼鱉60~70只。放養的幼鱉必須規格整齊,體格健壯,反應靈敏,無病無傷,體色亮澤;腹甲及四肢基部為淡黃色為宜。
3.苗種消毒。魚種下塘前,必須用3%~4%食鹽水或藥濃度為0.2毫克/升魚蟲灰浸浴15分鐘左右殺滅寄生蟲;幼鱉可用濃度為20毫克/升的高錳酸鉀或呋喃西林水浸泡10~15分鐘,然后下塘。
三、飼養管理
1.投喂餌料。魚鱉混養,主要以投鱉的餌料為主,適當兼放一些草食性魚類飼料。人工飼料主要投喂:螺螄、鮮小雜魚、蚯蚓、禽畜屠宰加工下腳料或部分人工配合飼料,少量搭投一些瓜類、蔬菜,餌料投在拱形食臺上。鱉的日投喂量為其體重的8%~12%,每天上午9時左右和下午5時左右各投喂1次。
2.管好水質。每5~7天換水1次,每次換水量30厘米左右,每隔15~20天用生石灰25毫克/升全池潑灑1次。此外,在池塘一角可養殖占池塘面積5%~8%的浮萍,能起到調節水質的作用。
3.日常管理。每天堅持早晚巡塘,注意水質變化、魚鱉攝食和活動情況,做好防逃、防盜、防病等工作。一旦發現魚鱉病情,及時治療,對癥下藥,以減少損失。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上一篇《促進秋大白菜包心緊實》
下一篇《線椒生產示范栽培技術》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