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lián)網
我認為,轉基因水稻的關鍵問題不在于它是否安全,而在于我們的權利能否得到保證。——這是我給《中國日報》評論的譯文。
批準種植轉基因水稻,即便仍是實驗性的,也已經引發(fā)了爭議:中國是否應當在世界上**把一種主糧轉基因化?
毫不奇怪,鼓吹轉基因水稻的人譴責反對者對生物技術"無知",有轉基因產品"恐懼癥"。他們不遺余力地向公眾保證,轉基因水稻是安全的,并用各種數(shù)據(jù)資料支持他們的觀點。
然而,轉基因水稻的核心問題并不在于它是否安全--如果我們陷在那個爭議里,爭論就永遠沒有完結。在這個糾結中真正的重要的,是我們老百姓的權利是否會得到尊重。
這一系列的權利中,首當其沖的是我們的選擇權。我們還有沒有不消費轉基因水稻和其他通過轉基因技術生產的食品的權利?我們有沒有權利要求農業(yè)部尊重我們對非轉基因食品的偏好?
我可以接受轉基因水稻是安全的說法。但是我不喜歡在我還沒有消費它的心理準備時,別人把它強加給我。誰也不應當剝奪人們選擇自己喜愛的食物的權利,誰也不應當造成這樣的一種局面,就是我們除了轉基因水稻,別無選擇。
而這個擔心并非沒有來由。多年前,轉基因棉花就在人們不知不覺中,在中國推廣開來,打的是"超級棉"的旗號。在官方的批準尚未發(fā)下之前,號稱"超級棉"的轉基因棉已經在中國遍地開花。
謝天謝地,轉基因棉不是食用作物。但是接踵而來的就是進口的轉基因大豆和玉米,它們幾乎主宰了我們的食用油市場。我們仍然可以用那些轉基因食品不是我們直接消費而是通過加工的想法,來解脫我們自己。
盡管如此,含有轉基因成分的食用油仍然是在我們并非愿意的情況下強加給我們的。農業(yè)部實際上對這樣的濫用權力至今沒有給我們一個負責任的解釋。現(xiàn)在,他們又決心商業(yè)化種植轉基因水稻了,這一次,我們這些偏向傳統(tǒng)水稻的人,不能再放棄我們選擇的權利了。我們有權拒絕把轉基因水稻強加到我們的餐桌上,我們的這個權利,必須得到尊重和保護。
換句話說,如果試驗性乃至商業(yè)化種植轉基因水稻的決定不可更改,政府也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證種植不超越所批準的邊界,也不允許對非轉基因水稻的污染。對任何違反規(guī)定的行為,必須有明確的處罰。
這個問題涉及的另一個權利,就是我們的知情權。我們不僅應當知道超市貨架上的食品是否含有轉基因成分。我們還應該知道別的問題。
比如,我們必須有權知道,轉基因水稻是解決21世紀糧食問題的**方案嗎?如果是這樣,那么為什么除了中國,沒有其他任何過節(jié)種植人類直接食用的轉基因主糧?為什么僅次于中國的世界第二個人口大國印度,也是水稻的生產和消費大國,選擇拒絕轉基因水稻?如果有人斷言轉基因糧食是養(yǎng)活我們人口的**出路,這是否意味著其他的生物學手段已經窮盡?
人們不需要很多的科學知識就可以知道,情況遠遠不是這樣。雖然轉基因水稻的鼓吹者們聲稱,轉基因技術發(fā)展很快,但是他們自己的數(shù)據(jù)卻顯示,在轉基因技術釋放出來有20年之后的2005年,世界上還只有21個國家850萬農戶種植轉基因作物。這個數(shù)字并不能給人深刻印象。而且他們不會說的是,有事實顯示,那些農戶中,有很多,特別是在中國,是在根本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忽悠著種起轉基因作物的。
如果轉基因糧食并不是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的**抉擇,那么中國為什么要急于成為轉基因水稻商業(yè)化的**國呢?
這就關系到我們需要知道的另一個問題--中國對糧食生產的研發(fā)投入是否平衡?也就是說,研究資金是否過于向轉基因食品傾斜?有消息來源說,農業(yè)生物技術方面的科研資金多半都給了轉基因食品,而研究轉基因的科技工作者主宰者這些資金的分配。果如此,這肯定是不妥的,因為主管科研資金的人應當沒有個人利益的卷入。
轉基因水稻或者廣義上的轉基因糧食的問題,還關系到我們的發(fā)言權,或者說我們的參與權。因為我們是轉基因食品*終的目標消費者,即使轉基因食品沒有風險,我們對這個問題也應該有發(fā)言權。這不是幾個科研人員和官員可以替我們決定的事,尤其是在這整個過程中還有這么多的問號在里面。
1、檢測行業(yè)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lián)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lián)系,聯(lián)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lián)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lián)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