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各種打著“兒童專用”招牌的食品近幾年備受年輕媽媽的青睞。一些細心的家長發現,所謂兒童食品在成分上和成人食品根本沒有太大差異。有些追求色、味的兒童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更甚。
業內人士表示,在我國各項食品相關標準中,有針對嬰幼兒配方食品、輔食的食品安全標準,但對于3周歲以上的兒童,卻沒有兒童食品的準入標準和確切定義。標準的缺失,導致當前上海市場上銷售的不少所謂兒童食品實際上只是一個營銷噱頭。
價格“昂貴”家長青睞
近幾年,各種打著“兒童專用”招牌的食品備受家長青睞。事實上,兒童食品在成分上和成人食品沒有太大差異,但價格卻高出好幾倍。記者走訪上海一些市場發現,同樣的配料和營養配比,掛上“兒童”的標簽,普通食品的價格就飛漲幾倍。在上海久光超市,一款兒童面條的配料僅為小麥粉、檸檬酸鈣、食用鹽。300克裝,售價6.8元。同等重量的普通掛面僅為2.2元。還有一種國產有機兒童醬油,價格也很可觀,要20多元。
相比兒童面條、兒童醬油等產品,近10年來興起的兒童牛奶似乎更專業。記者在上海市場上發現,多家乳業巨頭均推出兒童系列產品,添加DHA、益生元、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物質,但價格也頗為“昂貴”。在長寧路上一家大賣場,酸奶、奶酪和常溫奶產品中均有兒童系列。和普通的常溫牛奶相比,兒童牛奶的價格幾乎翻了一番。超市促銷員告訴記者,購買這類牛奶的多是年輕父母。“兒童牛奶主要適合3到6歲的孩子,他們剛從嬰幼兒配方奶粉斷奶,兒童牛奶中添加的營養物質和奶粉類似,可以更好讓兒童適應和消化”。
不過,采訪中,不少家長表示,“其實并不是很清楚兒童食品和普通食品有什么不同。但是既然寫著是兒童食品,總歸是針對寶寶的,貴有貴的道理”。
近日,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聯合上海市社會科學院青少年研究所聯合發布的《上海兒童零食(休閑食品和飲料)消費習慣調查報告》顯示,兒童已成為零食的主要消費群體,但大部分零食并不適宜兒童整包食用,高頻消費的休閑食品和飲料將直接導致兒童肥胖。同時,不少零食包裝上印上“兒童”字樣或兒童形象,對家長選擇兒童食品產生了誤導。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