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沒有朱新禮的匯源,還是匯源嗎?
從匯源欲委身可口可樂,到請入“空降兵”蘇盈福,都可以看出朱新禮欲淡出匯源的管理,“清心寡欲”地去做他的大農業??墒鞘聦嵧浑S人所愿,收購案的失敗和蘇盈福的離場,都一步步將朱新禮和匯源更加緊密地捆綁在一起。
在業內人士看來,匯源果汁多年來管理機制的不完善,導致企業積重難返,朱新禮如何在其自得其樂的多元化布局之外,動刀主業,提振匯源果汁的業績,是擺在其面前的*大考驗。
進退維谷:補貼出來的利潤?
不管是由于宏觀經濟波及,還是自身成本增加,匯源果汁都無法更改2014年虧損1.27億元的事實。
根據匯源不久前發布的2014年財報顯示,該公司于2014年果汁收入輕微增長,錄得45.92億元,毛利為15.94億元,整體毛利率由2013年的31%上升到34.7%。然而銷售及營銷開支從12.49億元增長到13.96億元,行政開支從4.14億元增長到5.08億元,加之政府補貼收入從2013年的2.25億元大幅減少到2014年的6263.3萬元,以至于匯源果汁2014年業績由盈轉虧。
值得注意的是,匯源果汁近幾年的財報均顯示,政府補貼占了利潤的大頭:2010年匯源獲得的政府補貼達到1.08億元,占公司凈利潤的54%;2011年則升至2.01億元,占凈利潤總額的64%;而2012年和2013年政府補貼的額度更是遠遠超過凈利潤總額,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政府補貼,該公司2012年和2013年的凈利潤將分別虧損2.26億元和1.09億元。此外,2013年匯源還靠出售上海和成都的兩個項目獲利4.25億元。
對此,匯源內部某部門負責人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透露,政府補貼主要是農產品(15.95, 0.37, 2.37%)初加工稅收補貼和投資工廠少量稅收返還兩部分,而2014年由于未建新工廠和以前投資工廠返還稅收減少,所以呈現出政府補貼項目的銳減。
這也恰恰反映出了匯源主營業務盈利能力的下降。AC尼爾森報告顯示,2014年上半年****果汁及中濃度果汁市場漲幅分別達到8.7%和13.7%,但是匯源僅中濃度果汁一項實現了15%的漲幅,****果汁業務營收卻出現7.6%的下滑,也就是說,在*擅長且市場占有率*有優勢的品類中,匯源也開始失守。
并非沒有辦法來解決銷量問題。匯源總裁于洪莉也在股東會上表示,2014年內地整體果汁市場出現2%的萎縮,匯源果汁的銷售額錄得2%的增長,還是比市場表現好。公司2014年在****果汁市場份額增加0.9個百分點,“相信隨著做好促銷和推廣,未來銷量可以持續增長?!?/p>
從數據上來看,匯源果汁2014年下半年的銷售明顯好于上半年,匯源內部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014年下半年,匯源自建萬人直營團隊,希望在保住經銷商銷售存量的基礎上,搭建起第二個銷售渠道實現增量,“可見是這一舉措發揮了作用,下半年的銷售確實優于上半年?!?/p>
據了解,2014年5月份起,匯源果汁開始在全國建營業所,即所謂的1000家直銷營業所,每個營業所的營銷人員編制為12人,按照每個地級市10個縣計算,一個地級市配備的人員就多達120人。
不過正如此前業內人士所指出的,“營業所真正運營起來是沒有辦法持久的,因為利潤不足以支撐運營成本。”如今看來,該政策雖然明顯提升了匯源產品的銷售,但也因為“增加銷售人員費用和市場支持費用”直接導致了巨額虧損的惡果。
也正因此,有行業觀察人士告訴記者,匯源正進入一個兩難的選擇,繼續大規模投資建廠,雖然可以依靠政府補貼實現企業盈利,但是消費市場和銷售業績的不理想又為其不斷擴張的戰略累積更大的隱患;大量增加營銷和銷售成本,雖能提振市場,卻又蠶食掉大部分利潤,“當前的匯源正處于進退維谷的尷尬境地?!?/p>
回歸主業:家族式管理的挑戰
不過,匯源果汁掌門人、集團董事長朱新禮顯然對這一點有自己的見解。
“外面的人不知道,從我們企業里面講都挺好的,企業*明白哪個賺錢,哪個不賺錢。”面對外界的諸多質疑,朱新禮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
其底氣或許來自于其一直在堅持的“多元化”。自從半年前送走“空降兵”蘇盈福,推翻“職業經理人”策略,再度出山重掌匯源大旗的朱新禮動作不斷:推出“真炫”預調雞尾酒,在臨沂投資13億元進軍速凍水餃領域,與互聯網訂餐平臺“餓了么”達成戰略合作定制互聯網專屬果汁等。加上此前已經低調涉足了白酒、葡萄酒、普洱茶、牧場等領域,朱新禮的多元化從未消停過。
不過這卻招致了外界更多的不解,因為匯源的歷次多元化嘗試均未轉化為真正的業績。
在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看來,朱新禮將戰線拉得太長,不斷的多元化嘗試,會造成管理跨度過大,管理者精力跟不上,容易形成主業不強,副業又太多,兩者互相拖累的尷尬局面。
匯源內部人士則向記者指出,以上被外界提及的多元化更多是朱新禮個人的投資行為,并沒有在上市公司業務內,匯源果汁一直在堅持主業。“老板的多元化純屬其個人行為,并不牽涉公眾股東的利益,而且其投資也集中在農業板塊,以農業種植產業技術為核心,向相關產業延伸?!痹撊耸空f,“由于這些業務并沒有并入上市公司,也沒有公開數據,所以很難說盈利還是虧損。”
從朱新禮的上述回應來看,很多跨界嘗試并非沒有甜頭可嘗。不過有營銷專家指出,即便朱新禮在其他項目上賺到再多的錢,也仍需要對匯源果汁的公眾股東負責,提振公司業績,在其可查賬目上做出成績。數據顯示,過去的一年里,匯源果汁的股價一直下探,此時的價格尚不及2014年3月高點時的一半。
事實上,朱新禮也意識到這一點,開始有意回歸飲料主業,下力度對匯源果汁動刀。
為了穩定人心和提振市場信心,朱新禮8個月內先后兩次增持。2014年5月,朱新禮通過二級市場購買了匯源公司普通股,持股比例由原來的53.31%增至53.58%;2015年1月12日~14日期間,又以其間接全資擁有的中國匯源果汁控股有限公司名義,以平均每股約2.8122港元的價格購買合共270萬股普通股,持股比例增長到63.36%?! Υ?,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梁銘宣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高管或控股者增持對股價表現是利好,股價也會隨之上揚,但這只是短期效應,從長遠來看,股價仍需業績支撐,匯源果汁還是需要將發展重心放在公司戰略和產品上。
除了提振股市,朱新禮還在2014年年底在匯源內部實施了“內部事業合伙人制”,意在調動管理層的積*性,拉動匯源果汁未來的增長動力。曾擔任匯源集團藍貓淘氣飲品及“他加她”飲品有限公司副總裁的營銷專家肖竹青認為,“人才是匯源的一個短板,其歷年來引入職業經理人都不成功,但是此次朱新禮聰明的一點是,尋找一些合作伙伴來共同推動項目,而不再是自己干?!?/p>
肖竹青指出,合伙制將改變原匯源體系內責任、權利、義務三者脫節的關系,讓企業利益與職業經理人利益一致,這樣就有利于凝聚各方思想和利益,形成合力,有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
但是,亦有營銷專家提出質疑,認為匯源的家族式管理根深蒂固,職業經理人很難長期效力匯源,此番“合伙人制”能否如期推行,仍畫有問號。正如朱新禮對此回應“你以后可以看看”,成敗與否也只能拭目以待。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