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立法先行,監督跟進。11月29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聽取關于檢查《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制止餐飲浪費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執行情況的報告。據悉,這是省人大常委會首次對法規性決定執行情況開展的檢查,充分發揮執法檢查法律巡視利劍作用。
全面停播、刪除“吃播”相關信息
報告指出,《決定》頒布施行以來,餐飲浪費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執法檢查組發現,廣東大部分地區把《決定》對餐飲經營者的要求納入日常監督檢查內容,加強行政執法,責令未履行法定職責的經營者限期改正,對拒不改正的依法進行處理。如:佛山市采取日常督查和專項整治相結合的方式,檢查、約談餐飲經營者2.88余萬家(次),發出告誡書113份、整改通知書102份,立案7宗,罰款5.28萬元。
同時,加強線上平臺監管,省市場監管局先后約談“美團”“餓了么”兩大網絡訂餐平臺,督促其向平臺內餐飲經營者及消費者宣傳有關政策要求,在網頁顯著位置提示消費者適量點餐,標示食品分量、規格、建議消費人數等信息,提供小份餐等多樣選擇。截至10月底,上述兩個網絡訂餐平臺累計共26.7萬家入網餐飲經營者上線小份菜、小份飯等,上線以來累計交易約4.1億份。
此外,針對網上涉餐飲浪費違規信息問題,廣東對省內重點直播、短視頻平臺進行排查清理,全面停止播放、刪除“吃播”“喝播”“大胃王”等相關有害信息,嚴肅處置違規用戶、主播賬號、直播間。
制止餐飲浪費部分配套政策仍未出臺
報告也指出貫徹執行《決定》存在的主要問題,部分條款的執行情況仍有改進和提升空間,監督保障措施有待進一步健全。
在工作機制方面,廣東大部分地區出臺了制止餐飲浪費工作方案或者措施,但在實際工作中,各方面協調聯動仍需進一步加強。如:廚余垃圾計量收費工作機制有待推廣,廚余垃圾計量收費、分類計價機制仍未普及,以市場化手段從源頭推動減少餐飲浪費的機制有待完善。
同時,受傳統經營觀念和消費習慣影響,部分餐飲經營者、消費者缺乏社會責任感,自覺制止餐飲浪費意愿不強。部分地區和領域對《決定》宣傳普及不夠廣泛深入,實效不明顯。
此外,報告指出,目前,制止餐飲浪費部分配套政策、標準等保障措施仍未出臺,制止餐飲浪費相關基礎工作還有待加強,餐飲浪費相關證據較難采集固定。監管工作也還存在短板,執法人員相對不足,較難實現常態化持續有效監督。對注冊地不在當地的網絡餐飲服務平臺、網絡音視頻服務提供者,當地有關部門難以及時有效監管。
建議進一步明確執法裁量標準
對此,報告建議完善制止餐飲浪費工作機制。各級政府要探索制定制止餐飲浪費的具體操作辦法,細化各項制度措施和責任,確定制止餐飲浪費的目標任務,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推進制止餐飲浪費工作開展。完善食品捐贈機制,加快建立完善臨期食品捐贈快捷對接機制,為食品捐贈提供場地、設施、運送等必要條件,做好捐贈食品安全監管。
同時,進一步強化行業規范和自律,落實制止餐飲浪費主體責任。各地要進一步明確執法裁量標準,建立健全褒獎節約、懲戒浪費的政策體系。要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將制止餐飲浪費納入12345政府服務熱線監督范圍。
要持續加強對餐飲經營者落實制止餐飲浪費措施的監督檢查和指導,依法查處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設置或者變相設置*低消費額等行為。要加強上下聯動和橫向聯系,及時通報網絡餐飲服務平臺、音視頻服務提供者、音視頻信息制作者違法違規信息,及時依法處理。
要加強食堂節約用餐管理,發揮國家機關食堂模范帶頭作用,單位加強督促所屬食堂落實制止餐飲浪費措施。要采取必要檢查手段,對存在浪費現象者提出批評,對情節嚴重者予以曝光并嚴肅處理。(侯夢菲)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