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今年春節過后,我市豬肉價格持續“探底”,直至6月底全市活豬價格降到13.6元/公斤,較春節前活豬價格下降了近55%。7月份以來,我市活豬價格略有反彈,目前已漲至15.6元/公斤。
豬肉價格漲漲跌跌何時了?豬肉價格接連波動,如何保障養殖戶生產,確保市場供應?對于市民關心的這個問題,記者近日對我市的豬肉市場進行了采訪。
市民到桂中菜市豬肉行選購豬肉
春節后我市豬肉價格持續下降
20日上午,記者先后走訪我市多家大型連鎖超市及集貿市場,發現賣豬肉的鋪位、柜臺前十分熱鬧。
“過年期間,五花肉賣到56元/公斤,那時候豬肉不好賣,有時**下來半頭豬都賣不掉。”在城中區桂中菜市豬肉行做了10余年生意的商戶潘雪芳說,春節以來,豬肉價格持續下降。7月20日,該豬肉鋪的五花肉售價僅為30元/公斤。
“雖然這幾天豬肉的行價又比月初時貴了一點,按原來利潤比來算,五花肉可以賣到36元/公斤的,但當大家習慣了低價買肉以后,市場價一下調不起來,**一個價也不大可能,所以我們只能先壓薄自己的利潤。”潘雪芳說,豬肉降價后,買豬肉的顧客較春節前有所增加。
在城中區一家連鎖超市里,記者看到在豬肉柜臺里,前腿肉售價為21.6元/公斤,瘦肉餡27.6元/公斤,生鮮筒子骨23.6元/公斤,頸骨31.6元/公斤。一張寫著“驚爆價:生鮮五花肉12.99元/斤”的宣傳圖吸引不少市民前去選購。
城中區一家連鎖超市里,一張寫著“驚爆價:生鮮五花肉12.99元/斤”的宣傳圖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去選購
在超市選購的70歲市民王寶珠告訴記者,超市五花肉的價格與菜市場的肉類行價相差無幾,其他不打特價的肉也沒有超過40元/公斤。
豬肉價格為何頻“探底”?
據市農業農村局畜牧與飼料科科長朱燕介紹,豬肉價格主要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目前生豬大規模出欄,而受禽肉魚肉等多種肉類替代、季節性等因素影響,豬肉消費減少,豬肉價格下降是順應市場規律的結果。
“去年同期我市不少養殖企業大量進購豬苗,大型生豬養殖企業陸續投產,如今正值豬肉大量投入市場,而炎熱的天氣導致市民采購肉類積*性下降,出現供過于求的現象,豬肉價格自然會下降。”朱燕說。
朱燕還指出,進口豬肉也對本地豬肉價格造成了一定沖擊。“雖然菜市場上進口豬肉不多,但是數據顯示,2021年1月至5月,全國豬肉進口量為152 0173 3840萬噸,同比增加13.7%,進口肉相比國產豬肉有明顯的價格優勢。”
建設高標準養殖場
豬肉價格觸底反彈了嗎?
據悉,肉價觸底反彈現象主要是受國家儲備調節及生豬養殖技術和周期影響,通過市場調節,終歸趨于穩定。但在國慶節與春節前后可能會出現一定幅度的豬肉價格上漲現象。
記者從市發展改革委了解到,我市已啟動了豬肉常規儲備工作,目前保有一定數量的凍豬肉儲備和生豬活體儲備。通過市本級的豬肉儲備機制,可在豬肉價格過高時,投放儲備以保障居民消費需要,推動價格向合理區間回落;價格過低時,以收緊儲備來穩定市場,為養殖戶吃下“定心丸”,避免生豬產能過度淘汰。在維護豬肉市場的總體穩定的同時,推動生豬養殖行業的健康發展。
如何保障養殖戶生產?
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我市從“規模生產”“防疫防控”“政策補貼”三個方面穩固全市生豬生產,保障養殖戶生產。
朱燕告訴記者,從去年開始,我市陸續新建了149家規模生豬養殖場,設計規模產能達到400萬頭,保障本地豬肉供應。
養殖場引進的飼料投放設備
為保障養殖戶平穩生產,我市在非洲豬瘟防控工作上下足功夫。市農業農村局總獸醫師梁朝培表示,我市各級農業部門在嚴格把好進豬關、檢測關、消毒關、處置關“四關”的基礎上,持續為養殖戶提供防疫技術指導,嚴格履行屠宰企業防控主體責任,確保生豬養殖平穩進行。
同時,我市政府部門還從貼息貸款、生物安全改造、育種補貼、規模養殖場建設補貼等多個方面著手,給全市生豬生產源源不斷地注入動能。據統計,從2019年至今,我市針對生豬生產補貼已超過7000萬元。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朱燕表示,豬肉價格行情的暴跌或暴漲都是異常現象,按照目前生豬生產的成本來估算,生產技術高的養殖企業生產成本不低于16元每公斤,“無論是儲備調控,還是推進規模化標準化建設,或是政策補貼,這些工作都是圍繞著讓豬肉價格平穩,確保豬肉價格回歸理性水平。”
來源/全媒體記者 文鑫豪 吳祉婧
編輯/陳靜 校對/劉慧 審核/林雄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