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 “衛生臟亂差,還怕亂添加”,這是廣大群眾對食品小作坊的普遍印象。作坊雖小,但“輻射”不小,遍布城市農村、街頭巷尾的食品小作坊在滿足飲食多樣化消費需求的同時,還促進了就業增收,是食品生產行業里不容忽視的部分。但由于個體食品小作坊生產地點分散、加工設備簡陋、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日常經營不規范等,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存在不少難點。
?? 為切實改變食品小作坊“散亂差”的現狀,豐縣市場監管局大膽嘗試,在學習借鑒其他地區先進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因地制宜開展小作坊食品安全綜合治理,**在徐州市建立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探索食品小作坊園區化發展、集中化監管的新模式,推動食品小作坊規范發展和轉型升級,破解食品小作坊行業發展瓶頸,從源頭解決食品小作坊安全隱患。
?? 黨政同責,夯實責任
?? 豐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建設,將其納入2020年豐縣縣委縣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上升為“一把手工程”,縣委主要領導多次召開小作坊建設現場會、調度會,縣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定期召開小作坊建設工作專題會,研究解決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夯實工作責任,小作坊建設工作明確由該縣市場監管局牽頭負責,財政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生態環境局等相關部門和各鎮(街道)各司其職,密切配合。
?? 政府扶持,市場運作
?? 該縣集中加工區建設以“政府扶持、市場運作”為總體思路,設立了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建設專項資金,吸引有實力的投資商來建設投資,并出臺相關的補貼方案,對集中加工區入駐商戶3年內給予房屋租金每年50%、30%、20%的補貼;燃氣、電接入費用政策性減免,燃氣、水費按照相關文件給予優惠;食品檢測實驗室設備及附屬設施,每個項目由縣財政補貼8萬元,實驗室運行費用由縣財政3年內每年補貼10萬元。
?? 統一標準,規范制度
?? 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由投資方投資建設廠房和污水處理、廢氣排放、產品質量檢驗室等配套設施,入駐的小作坊承租廠房自主經營,通過“統一處理生產廢棄物、統一人員培訓、統一取得健康證、統一辦理小作坊登記證”“四統一”新管理模式,實現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集中監管、質量檢驗、市場準入”等閉環式集約化管理,使食品加工從原料到成品各個環節都得到有效監控。
?? 強化治理,做好保障
?? 集中加工區建設完成后,逐步限制非加工區生產的食品入市,同時建立食品小作坊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對非加工區生產的食品逐步采取限制入市銷售,禁止銷售無合法來源的食品,對無證生產加工的“黑作坊”“黑窩點”堅決予以取締,加大食品流通和消費環節監管力度,切斷無證小作坊銷售渠道,將倒閉小作坊納入監管范圍。同時加強對集中加工區的指導與監督,對入駐小作坊從業者進行不定期培訓,綜合運用商標等職能,提升食品小作坊集中區產品品牌知名度,通過市場手段吸引小作坊進入集中區生產經營。
?? 豐縣目前已組織建立3個大型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其中,豐縣中農批鹵菜集中加工區已建成標準廠房7000平方米,成功認購58戶,預計今年10月底前完成商戶入駐并能正常生產;常店豆制品集中加工區建設標準廠房1.2萬平方米,已建主體樓3棟,預計今年11月底前建成并完成商戶入駐;孫樓糧食制品集中加工區建設標準廠房1152 0173 3840平方米,現已完成選址、環評征詢、紅線圖、設計方案等工作,預計今年10月底前開工建設。
?? 通過一個個生產規范、管理嚴格的食品小作坊集中區的建立,“小散低”的作坊被不斷整合,“臟亂差”的現象不斷改善,“小而精、名特優”的食品小作坊,有望成為豐縣食品安全大提升上一道全新的亮麗風景線。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