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當今社會面臨人口老齡化加劇、慢性病多發、營養不良加重等問題,消費者對食品的營養健康功能需求日益廣泛和迫切,關注點從安全轉變到營養健康上。營養保健食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巨大的市場潛力。
??“健康中國戰略和《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的制定、相關政策制度體系的逐步完善、消費者對營養保健的需求、巨大的市場消費潛力……這些都是營養保健食品行業發展的機遇,但行業發展還面臨公眾和臨床認知度低、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等挑戰。”10月25日,在“2018中國食品產業發展高層論壇”上,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秘書長劉學聰如是說。
??營養健康消費需求廣泛迫切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食品消費需求向營養、健康轉變,從‘有的吃、吃得飽’向‘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轉變,甚至要通過‘吃’解決疾病問題、實現養生保健功能。”劉學聰表示,特殊膳食用食品具有科技含量高、生產技術設備要求高、社會關注度高、附加值高的特點。其中,保健食品是以維生素、礦物質、膳食補充劑為主要補充成分,長期服用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產品。而特殊醫學食品是病人特殊的飲食供給,其核心屬性是滿足營養需求、改善營養狀況、緩解疾病狀態、促進疾病康復。具有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和起營養支持作用的特殊醫學食品等特殊膳食用食品會成為未來食品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落腳點。
??劉學聰介紹,營養保健食品產業和市場規模巨大,目前國內有2300家保健食品生產企業,有超過600萬從業人員,國產保健食品批文總數超過1.7萬個,備案產品近700個。伴隨跨境電商的發展,進口保健食品電子商務呈現快速增長態勢。保健食品市場的發展也推動相關政策的出臺和完善,涉及保健食品的法律法規超過百部,主要涉及原料、功能、注冊、生產經營許可、標識、廣告審查、進出口、跨境電子商務等,基本涵蓋全領域全鏈條。“管理制度的完善為營養保健食品產業提供了政策保障,為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劉學聰說。
??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研究員楊永壇表示,當今社會面臨人口老齡化加劇和慢性病多發、營養不良加重等問題,消費者對食品的營養健康功能需求日益廣泛和迫切,關注點從安全轉變到營養健康上。他認為,營養保健食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巨大的市場潛力。目前,針對特殊人群的食品開發是食品科學熱點,如嬰幼兒食品、老年食品、保健食品、特殊醫學食品等的精準營養研究。他補充道,“消費理念的轉變是行業發展的動能,消費者越來越愿意為保健養生埋單,保健食品的消費意愿顯著提高。”
??劉學聰也表示,營養保健食品對于健康功能的促進作用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該類產品從臨床使用到健康恢復均表現出積*的衛生學效果。
??營養保健食品產業面臨三大挑戰
??劉學聰表示,雖然營養保健食品產業發展面臨很多市場機遇,但也應看到,中國人均營養消費還很低,營養保健食品行業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他認為,中國營養保健食品產業面臨三大挑戰。**,制度層面仍面臨考驗。相較于一般食品,政策的穩定性、銜接性、有效性和對創新的鼓勵,對于特殊膳食用食品行業有更大的影響。其次,消費者對營養保健食品認知度較低。很多人選擇保健食品比較盲目,加上一些保健食品的欺詐和虛假宣傳,為行業蒙上了一層陰影。第三,醫療機構對特殊醫學食品的應用很有限,對特殊醫學食品的價值未引起重視。
??“公眾仍缺乏對營養的科學認識,比如肥胖總被認為是營養過剩,其實很多肥胖是營養不均衡造成的,是由于身體缺乏某些營養素造成的。”劉學聰解釋,我國膳食營養不均衡問題嚴重,超重、肥胖問題日益凸顯。他提示,如果患者通過營養篩查確定為營養不良,但腸胃功能正常,就應當提倡通過正常腸胃消化提供營養支持,不建議采用腸胃外注射營養物質的方法。“現在一些醫院為患者做營養篩查,這是一大進步,但是營養不良人群補充的營養80%通過腸胃外營養注射途徑獲得,比如注射營養液、氨基酸、蛋白質等。”
??一些企業在開發營養保健食品時面臨法規標準方面的困惑。上海利統生化制品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何育倫表示,對新成分到底如何應用、如何申報新資源食品材料等方面存有困惑。他舉例,咖啡莓果含有花青素、綠原酸,且不含有咖啡因,科學研究表明,其具有很多功能性效果;彈力蛋白存在于魚皮、豬皮等天然食材中,但是這些食材的提取物能否添加在保健食品中,以及如何體現在食品配料表中,還不明確。
??科技創新是產業轉型升級支撐點
??“科技創新是營養保健食品產業迎接挑戰、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技術總監賈健斌表示,行業的發展需要技術的升級以及與其他學科的融合。科技創新應該滲透在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企業應該加強基礎研究,加大研發投入。
??碧生源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林如海表示,在1.7萬多個國產保健食品批文中,減肥功能產品就有383個。在市場競爭中,創新對于企業發展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碧生源除了兩大茶劑產品,還不斷嘗試創新,開發了減肥膠囊、維生素咀嚼片、普通茶飲、營養代餐餅干、益生菌產品等。
??“想創新必須加大研發投入。”何育倫表示,利統生化制品有限公司開發了四五千種產品,上市銷售的有1000多種,每年都有100多個研究項目在進行。他介紹了該企業的創新思路——研發新產品從健康功能的生化基礎開始,根據器官組織分類,由專門團隊定向開發,科學論證先行,短平快篩檢各種構象,由功能需求反求配方設計,這樣開發出的新產品往往具備安全性且契合市場需求,有助于持續發展。
??“企業在開發新的保健食品配方時要保證安全,符合法規要求,還要保證配方的穩定性,可以滿足加工、儲運要求。”何育倫強調。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