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零售業寒冬還在持續,作為全球第二大零售商家樂福也未能幸免。據悉,今年上半年,受外匯因素影響,家樂福凈利潤跌至1.3億歐元,同比大幅下滑40%,不及市場預期。
業績低迷不振下,家樂福開始調整開店策略。2015年,在中國市場新開店17家,但關閉門店數同樣有18家。在新開店中,有6家是便利店。家樂福正降低對大型超市的依賴,轉而擁抱“小而美”的便利店。
過去三年間,家樂福在中國市場累計關閉30家門店。在全球經濟放緩和電商沖擊下,不只是家樂福,整個實體零售業出現下滑,轉型、升級成為業界常態。
數據顯示,去年超過六成的百貨、超市企業營收出現下滑,七成企業利潤下降。業績持續疲軟,關閉虧損門店成為必然之舉。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國內大型超市關閉門店達50家。
零售業的持續蕭條,并不是偶然。除了電商的沖擊,資本對零售業興趣下降、傳統零售業模式弊端、成本持續增加都是主要原因。因此大賣場每況愈下,利潤率持續下跌,有企業利潤率甚至僅為2%左右。如何轉型成為各大零售企業焦頭爛額的難題?
電商投入動輒數億,本就薄利的零售業顯然難以承受;探索O2O線上線下聯動,基本投入同樣不低;轉型購物中心、奧特萊斯,無疑投資金額更大、回報周期也長……在多條路行不通下,“小而美”的便利店成為零售企業的*佳選擇之一。
在大型賣場低迷不振時,便利店卻憑著成本低、利潤率高且運作靈活,迎來了快速發展。大潤發、麥德龍等便看中了便利店潛力,開始嘗試便利店模式。
家樂福也同樣決定試水轉型便利店,數月前就悄然開始便利店布局戰略。不過便利店競爭也十分激烈,而且對于選址有很高要求,還需增加社區服務和便利功能,貨品管理與大賣場也不一樣。家樂福能否靠便利店來實現業績增長,值得期待。
互聯網經濟的迅猛發展,對于傳統零售企業的沖擊不可避免。零售企業轉型便利店或許是變革的開始,未來還需探索出符合時代發展、獨具特色的發展模式,主動進行經營模式的自我顛覆與轉型,以滿足當下個性、多元、便利的消費需求。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