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進入十月,很多人發現菠菜、黃瓜、白蘿卜等瓜菜價格明顯上漲,小菠菜更是賣到25元/斤。不少網友表示“快要吃不起蔬菜了”,“菠你皮”“向錢蔥”等打趣的詞層出不窮,還有寶媽開始在微信群里拼團買蔬菜。據商務部監測,10月18日至24日,全國食用農產品市場價格比前一周上漲4.3%。30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每公斤5.62元,上漲12%,其中西蘭花、茄子和菜花批發價格分別上漲26.8%、24.7%和24.6%。近期,針對蔬菜價格上漲現象,南都站站隊發起話題討論。調查問卷數據顯示,超過96%的受訪者對菜價上漲“感受真切”。
菜價持續上漲,餐飲店與菜販們受到了哪些影響?深圳市民菜籃子承壓情況究竟如何?近日,南都記者兵分多路,走訪農貿市場、大型生鮮超市、大食堂、小餐館,直擊菜價波動對市民生活的影響。
記者走訪
菜販受菜價困擾,快餐店老板直呼受不了
菜販
“每天拿菜的價格都不一樣”,菜價波動讓菜販困擾
福田農批應該是福田*忙碌、*大的菜市場了,這里的攤主們*近受到了菜價的波動困擾。10月28日,一位蔬菜攤主告訴南都記者,近半個月來“每天拿菜的價格都不一樣”,西蘭花如今已漲至11元一斤,正常情況下西蘭花的價格應為7-8元一斤,漲幅不算小。
白蘿卜的價格漲勢也讓許多攤主吃驚,記者在走訪中看到,當天白蘿卜的菜價從2.5元/斤到3.5元/斤的都有,多名售賣白蘿卜的攤主告訴記者,前幾天白蘿卜的價格漲勢驚人,一度漲到4.5元,而正常的白蘿卜單價約為2塊多。
10月28日,南山區學府路的一家錢大媽門店的工作人員也表示,“*近每天的價格還是會有不同,但整體是上漲的”。
蔬菜漲價太猛,有菜販稱賣給熟客都覺得難為情
10月28日上午,南都記者在南山區西麗源民肉菜市場內看到,在肉類檔口前選購食材的顧客比蔬菜類檔口前的數量要多出不少,選購熱情上形成了較為鮮明的對比。
有蔬菜經營戶向南都記者表示,今年的蔬菜價格從*近一次臺風“圓規”過后就開始出現上漲,蔬菜價格高的情況已經持續近一兩周了。其中漲幅比較明顯的有菠菜、茼蒿和白蘿卜等,菠菜目前普遍賣到十幾二十塊一斤,白蘿卜和苦瓜等每斤零售價也已上漲到6至7元左右,有的經營戶甚至因為價格太貴選擇暫時不進貨菠菜。
一位菜販告訴南都記者,小菠菜批發拿貨的時候就已經是十幾塊錢了,“我們也覺得好貴啊”。有時候一些熟客來買菜,按照現在的價格一算下來要幾十塊錢,自己也覺得很不好意思,但是也沒有辦法,像菠菜、茼蒿這些菜品,批發進貨價就已經很高,零售也只能掙到一塊錢左右的差價。
市民
餐桌上少了幾分綠色,日常做菜蔥花香菜都少放了
從事自由職業的陳先生,因彈性工作時間,經常在家吃飯。*近,他發現自己家里的餐桌上少了幾分綠色,就連喜歡的蔥花香菜也難得一見。陳先生提醒母親別舍不得買菜,母親這才告訴他 ,“現在的蔬菜價都快趕上肉了”。
陳先生居住的深圳龍崗南灣街道丹竹頭片區,常見的葉子菜如油麥菜、空心菜、奶白菜都漲了50%;瓜類漲幅也不低,青瓜價格翻了不止一倍,四季豆也賣到了11元一斤。陳先生笑稱,蔬菜價格上漲,對其生活的影響太明顯了,比如上周末,朋友送了一份羊肉,按照他們老家的做法是“蘿卜燉羊肉”,但是母親看著超市里4.98元一斤的白蘿卜猶豫了半天,*后買了一根細小的。
平時不關注價格的年輕人,*近買菜都要先詢價
菜價上漲后,就連一些平時對菜價不敏感的年輕人都真切感受到了。在康橋菜市場經營多年的黃女士說,菜價上漲后,人流量有所下降,購買者買菜的量變少了。還有一個很明顯的現象:以前一般是老人家才會問菜價,年輕人基本都不問,而*近,年輕人買菜也開始問起菜價來了。
劉女士就是上述菜販所說的“年輕人”,不過她不是在直接菜市場詢價,而是在電商平臺比價。*近幾年,互聯網賣菜平臺興起后,作為“年輕寶媽”的劉女士,手機上叮咚、美團、樸樸、天虹、山姆等等APP的打開率很高,每天都要在其中一個平臺或者多個平臺買肉菜,日均生鮮支出100元左右。進入10月后,她發現100塊滿足不了了,這才發現是蔬菜漲價了。為了穩定開支,她每次買菜錢,不自覺會打開歷史訂單對比下價格,還要對比個各大平臺同品種的價格,*后選擇性價比較高的下單,“比如黃瓜,9月價格還是3.99元/600g,現在飆到8.9元,我肯定暫時先不買黃瓜了”。
菜價像“竄天猴”,把網友逼成了段子手
*近,蔬菜價格上漲的段子在朋友圈廣泛流傳,高菜價把網友們都逼成了段子手?!扒喙隙?0元一條了,你稍微不努力就連青瓜敷面膜都買不起了”“這幾天如果誰一開口說話有一嘴蒜味,**在炫富”“拜訪客戶前建議吃一根大蔥,客戶可聞味辨識公司實力”。此外,不少網友通過曬出一年前炒菜和一年后的菜肉配比,來調侃“菜比肉貴”。
與此同時,記者還注意到,微博、抖音等平臺也出現不少網友調侃蔬菜漲價的段子。有網友在拍攝洗菜的畫面時,配文表示“今年青菜貴,洗菜得溫柔點,決不能浪費”;也有網友調侃,“本想吃菜減肥,奈何菜比肉貴。順應天意不減了,老老實實吃肉吧”;還有網友模仿青菜的口吻配文,“這輩子是萬萬沒想到,能有跟豬肉平起平坐的**”。
餐飲店
中式快餐老板:物價一漲就肉疼,小店受不起
近期蔬菜價格持續上漲,是否波及餐飲行業?近日南都記者也走訪了寫字樓食堂、中式快餐店和西餐廳。其中,位于深圳龍崗坂田的一家潮汕菜快餐店老板方先生表示,“我們這種小店,物價一上漲就肉疼,受不起”。
“我有一道菜是荷蘭豆炒瘦肉,之前的荷蘭豆是5元,現在是10多塊了。”方先生說,快餐店的利潤本來就是以幾元為單位,蔬菜價格一漲就是幾塊錢,進貨成本馬上增加了,“還有一點,現在不止是蔬菜上漲,是什么都上漲,煤氣升了三分之一,打包盒一箱升7、8塊”。
大型連鎖食堂:通過調整經營,確保蔬菜類菜式價格穩定
蔬菜價格上漲導致食材漲價,食堂是否也會跟著提價?10月29日,南都記者從深圳金百味餐飲管理策劃有限公司香年廣場店了解到,該門店用餐的主要是園區內的上班族,日均需要消耗各類蔬菜約200斤,由總公司負責配送,采購的支出則由門店獨立承擔。
門店負責人張先生介紹,其實每年在入秋季節,蔬菜的價格都會有所上漲,但今年上漲的幅度比較夸張,所有蔬菜品種的進貨價都出現上漲,尤其是一些莖葉類的蔬菜,進貨價相比于平時直接翻了一番,如茼蒿的進貨價已經達到5塊多錢一斤,對門店造成的直接影響就是經營成本的明顯增加。
張先生表示,為了應對白菜類進貨價格的上漲,平時大白菜和小白菜共100多斤的進貨量,近段時間已經調整到六七十斤左右,并通過自身經營的調整,保證蔬菜類菜式的價格穩定,“雖然進貨的成本在增加,但是門店的每道菜定價還是維持不變”。
西餐店:蔬菜菜品毛利相對較高,短期漲幅對其影響不大
對比中式餐館對蔬菜價格的高敏感,西餐廳情況如何呢?就近期蔬菜漲勢影響情況,南都記者向福田區一家西餐酒館店主進行了了解。該名店主認為,近期蔬菜漲價對自家經營狀況其實沒有太大影響,“我們做的是西餐,基本上以肉類和進口食材為主,都是向供應商大批進貨,說實話沒有感受到太大的菜價上漲波動”。
談及行業內情況時,這名店主則認為,如果只是短期的蔬菜價格上漲,對餐飲業應該不至于造成太大的影響,“因為蔬菜類的菜品本身毛利就很高,一盤土豆的原材料兩三塊錢但是卻可以賣到幾十元,*貴的其實是人工”。因此這名店主稱,肉類和主食類食材的價格波動對餐飲業影響會較為迅速明顯,蔬菜的影響反而是相對較小的。
記者觀察
根莖類蔬菜價格波動不明顯,多種蔬菜價格有所回落
根莖類蔬菜、本地蔬菜價格波動并不明顯
除了白蘿卜、花菜、辣椒這類漲幅較大引發市民關注的蔬菜外,南都記者在菜市場走訪中留意到,土豆、南瓜、芋頭這類耐儲存的根莖類蔬菜近期價格波動并不明顯,基本沒有受到這一波漲勢的影響。這一點也得到了多位菜市場菜販的證實。
在電商平臺叮咚上,記者通過對比了“500g長南瓜”近半年的價格,其中10月31日打折1.29元,10月8日為2.20元,9月27日為2.29元,8月6日1.29元……半年購買了14次南瓜,價格非常穩定,打折時1.29元,不打折時約2.29元。此外,胡蘿卜價格的漲幅也不大,以“精品胡蘿卜500g”為例,10月31日2.39元,10月8日2.39元,5月到8月之間買了4次,價格均為1.89元。
除了根莖類蔬菜價格波動不明顯,本地蔬菜價格也穩定,甚至降價了。以叮咚的“八角絲瓜(本地絲瓜)/400”為例,10月28日為4.29元,9月17日為5.99元,8月31日為5.99元。
電商平臺價格敏感度或低于農貿市場菜販
記者實地走訪菜市場,聽到菜販提到*多的就是“**一個價”,可見菜販對價格的敏感度非常高。以深圳市龍崗區坂田揚馬綜合市場*近一周的小菠菜價格為例,每天不一樣,單價在17-25元之間波動。
在福田農批市場,白蘿卜曾一度漲到4.5元,而10月28日已經有所回落,不同攤位價格不同,不過基本在2.5元-3.5元/斤之間。同日,記者查詢多個電商買菜平臺看到,白蘿卜的零售單價仍在5元-6元之間,相較于線下菜市場,線上買菜平臺對蔬菜價格波動的敏感性或低于線下菜市場。
據寶安居民蔡女士的觀察,她也覺得線上菜價波動相對線下菜價弱一些,“不過線上買菜不能看實物,還是比較青睞線下購買”。
近兩日蔬菜價格確有回落的勢頭
10月28日,福田農批的菜販告訴南都記者,菜價持續上漲半個多月后,這兩天菜價才有所回落,“但接下來的情況會怎樣又不知道”。當日,記者在南山區西麗源民肉菜市場也了解到,近兩天開始菜價有回落勢頭。
11月1日,記者在深圳市龍崗區坂田楊美社區上品錢大媽店了解到,近兩日蔬菜價格確實有一點點回落的勢頭,“部分品種應該有下降2%左右?!?/p>
民調數據
71%的受訪者表示,菜價上漲會影響吃菜熱情
近日,針對蔬菜價格上漲現象,南都站站隊發起話題討論。民調數據顯示,超過96%的受訪者對菜價上漲“感受真切”,同時有71%的受訪者表示,菜價上漲會影響吃菜熱情,65%的受訪者表示會選擇購買漲幅較小的品類,42%的受訪者表示會調整家庭飲食結構來對抗菜價上漲,也有過半受訪者表示會尋找更便宜的買菜途徑。
原因探尋
受天氣及供應不足等因素疊加影響
10月29日,南都記者從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認證中心了解到,在今年國慶節假期過后,蔬菜價格出現了一輪普遍性上漲。“我們監測到,在國慶節假期過后,部分品類的蔬菜價格出現上調,但這并非是深圳單個城市的特有現象,而是全國性的普遍現象?!?/p>
該工作人員告訴南都記者,在國慶假期過后,多地頻發的災害性天氣共同作用,導致整體菜價波動?!扒岸螘r間,北方降溫降雪,南方臺風不斷,加上疫情一定程度影響了蔬菜轉換期間的運輸等因素,很多地區的菜價出現了上漲?!?/p>
對于蔬菜漲價原因,盒馬深圳區域蔬菜采購負責人志謹介紹,蔬菜這波漲價主要從十月中旬開始,主要是北方幾大蔬菜產區如山東、河南、河北受今年雨水天氣影響,產地產量和品質受限。同時,葉菜主要產地云南和寧夏也受到雨水和降溫的影響,產量受影響,導致市場現在行情不斷上漲。目前,這波行情還不穩定,持續處于高水位。
各方應對
有人拼團買菜,電商們加大基地直采
市民
選擇不吃或者購買可替換蔬菜
南都記者在西麗源民肉菜市場走訪時觀察到,一些市民選購過程中有意識地避開了漲幅較大的菠菜或茼蒿等菜品,買一些其他菜品。南都記者全程觀察一女士的買蔬菜情況,其一共購買了近8斤蔬菜,其中還包括蓮藕、蘿卜、姜蒜等重量較大的菜品,花了47元。其與所在檔口檔主告訴南都記者,“前兩周47元錢可以買很大一包蔬菜了,現在只能買到這么一點”。其稱,這些菜僅夠家里4口人吃兩頓。
在南山區學府路的一家錢大媽門店,市民吳女士說,為了降低菜價上漲給自己生活帶來的影響,近來完全是“看價買菜”,“如果價錢稍微有回落就買一些,但貴太多的蔬菜就基本不考慮了” 。
寶安區寶民社區居民蔡女士也表示,近期感覺部分菜價上漲明顯,“翻倍了的感覺”。對于菜價上漲,蔡女士表示會選擇吃菜價上漲不明顯的蔬菜,譬如土豆,“近期家里就不吃西蘭花了”。
當然,也有人表示,價格只是短期浮動,“該吃什么還是得吃”。
拼團買菜,有人調侃“說不定能省下買包的錢”
近日,在深圳一寶媽微信群,記者留意到,拼團買菜開始火熱起來,而此前較活躍的是拼團買水果?!?2.5元買5斤蔬菜大組合,有芹菜、娃娃菜、西葫蘆、洋蔥、苦瓜”“8.8元買3斤大蒜”……掌勺的媽媽們一邊吐槽菜價上漲,一遍尋找低價買菜渠道。
“拼團買菜很香啊,就目前菜價的漲勢,說不定能省下買包的錢。”一名將拼團用得很麻溜的媽媽開玩笑說,*近1個月,她通過這種方式解決了家里一多半的生鮮需求。
生鮮電商
叮咚:加大基地直采、品類多元化,保證蔬菜價格穩定
近期,部分蔬菜品類出現價格浮動引發關注,叮咚也加入新一輪“菜籃子”保供中。據叮咚買菜華南區域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保證民生品的價格穩定,叮咚買菜加大了基地直采,優化蔬菜供應鏈,從市場走向源頭,從產地直接發貨,減少中間環節,目前華南蔬菜基地直發占比超85%,從而保證了叮咚買菜蔬菜價格的穩定。此外,品類多元化也是穩價的重要舉措。
據該負責人介紹,經過不斷的開發和測試新品,該區域*高SKU數達到370個,并在此期間淘汰換了上百個SKU。另外,在基礎蔬菜品類維度上,今年還重點加大了有機蔬菜、供港基地蔬菜、高原蔬菜、圳品蔬菜和地方地理特色蔬菜的開發。
盒馬:采購團隊*近勤跑基地,積*開發廣東供應鏈
盒馬深圳區域蔬菜采購負責人志謹介紹,對于近期行情,盒馬**是保證供應。盡量增加更多基地直采渠道分擔供應壓力,減少批發市場業務量,降低受市場價格影響。其次是保障整體價格穩定,除了行情上漲明顯的單品價格調整以外,采購也增加了平價民生商品供應量,線上線下推廣價格相對民生、貨源穩定的單品,減少這一輪市場葉菜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
志謹說,目前盒馬采購團隊在持續跟進,保證履約和價格穩定兩方面,同時會積*開發廣東供應鏈,“接下來這個季節,正好是廣東冬季菜開始大量上市,盒馬已經有進行本地菜供應計劃,將進一步鎖定貨源和價格”。
走勢預測
廣東冬種蔬菜將逐漸大量上市,菜價預計穩中有降
近期國內多地菜價連漲,不少人直呼"菜比肉貴"。10月29日下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專門召開溝通會,通報農產品產銷情況,回應市民關注熱點。據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期,受天氣影響,蔬菜產量和市場供應量呈短期階段性縮減;11月,隨著天氣轉好,廣東冬種蔬菜將逐漸大量上市,全省蔬菜供應總量充足,菜價預計穩中有降。
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認證中心工作人員也指出,蔬菜價格呈現周期性特征,未來隨著天氣轉好,蔬菜生產逐步恢復后,預計蔬菜價格將會出現新一輪調整。
統籌:南都記者 陳榮梅
采寫:南都記者吳靈珊 謝萌 陳文才 吳春熠 覃仕林 蔡宇晴 陳榮梅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