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12月24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蒙牛某批次產品黃曲霉毒素M1嚴重超標。隨后,蒙牛連發聲明,向消費者致歉,并表示問題產品并未出庫,早已進行封存與銷毀,并稱此次問題產品產生的原因在于飼料發霉。
然而,蒙牛的種種解釋既得不到公眾原諒,也無法完全獲得專家學者的認可。“此事反映了蒙牛在生產和質控方面存在的不足。無論哪個環節出現問題,蒙牛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食物工程學博士云無心說。
愈解釋愈多疑問
12月26日,蒙牛相關負責人表示,問題的產生是由于眉山工廠原奶質檢員在原奶檢驗上出現失誤,可27日蒙牛副總裁盧建軍又表示,問題并非源于蒙牛自檢失誤。“該批次產品仍處于保溫期這道工藝,在出廠前蒙牛還會進行檢測。即使國家質檢總局不來抽檢,蒙牛自身也會檢測出該問題。這從側面也反映出了蒙牛有效的管理水平,保證出廠的產品都是合格的。”
對此,云無心提出質疑。**,把此項檢測放在*后一項不符合常規。“問題在原奶,不合格就扔掉了。為什么費那么多工夫做成成品,不是浪費資源嗎?如果果真如此,有理由懷疑是打算將超標與合格的原奶混合,稀釋不合格的產品。”其次,如果該項檢測并非*終檢測項目,只能說明蒙牛的檢測手段不可靠。
另一矛盾在于,盧建軍先前曾表示,國家質檢中心在10月5日入廠抽檢,該批次產品仍處于保溫期工藝流程中,產品下線不是馬上入庫,而需要經歷7~14天的保溫期這道工藝。但國家質檢總局表示,質檢中心是在蒙牛眉山公司的成品庫中抽取液體乳樣品進行檢測,這意味著產品已入庫。
疑問不僅于此。28日,又有消費者已購買到蒙牛10月18日的產品,證明其已流入市場。不過,盧建軍解釋,18日會生產很多批次的產品,而產生問題的產品只有一個批次。那么,蒙牛是否應該承擔責任?盧建軍只是表示,“蒙牛將會在內部控制中盡早發現問題,在工作中也會更加認真”。
都是飼料惹的禍?
蒙牛表示,造成產品不合格的原因在于飼料霉變。“蒙牛如何解釋M1來源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沒有自檢出來。奶中的M1基本上只來源于奶牛這種渠道,所以,蒙牛的責任就是檢測奶源合格。”云無心指出。
資料顯示,蒙牛乳業(眉山)有限公司于2009年10月落成投產,設計能力為日處理鮮奶800噸,年產鮮奶18萬噸。西部乳業發展協會副會長魏榮祿認為,依靠自有奶源或少部分奶源根本無法解決問題,因此在奶源問題上就存在混亂現象。
無論奶源問題出現在哪里,黃曲霉毒素作為常規檢測項目,蒙牛沒有自檢出來,就說明其生產和質控存在重大缺陷。更為關鍵的是,被質檢部門抽檢到的產品只是一小部分,質控更多地是依靠企業自檢來實現。如果質控存在缺陷,蒙牛如何向消費者保證食品安全?
蒙牛屢次挑戰食品安全底線
2009年7月,中糧入主蒙牛以來,其掌舵者寧高寧就多次強調重視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然而,寧高寧執掌下的蒙牛卻在不斷地侵犯公眾的食品安全底線與道德底線。
2010年4月,陜西周至縣馬召鎮18名學生在飲用蒙牛牌核桃奶后發生食物中毒;今年4月底,陜西榆林學生奶中毒事件,是國內乳業*大一起群體性中毒。蒙牛給出的解釋是,此風波與蒙牛無關,那些孩子們得了一種病,叫癔癥;8月28日,長沙消費者購買的蒙牛高鈣低脂牛奶未開封卻發酸發綠,倒出來的滿是綠水。投訴專員給出的答復是,產品沒有質量問題,由于天氣炎熱,可能在運輸過程中受高溫撞擊等因素導致包裝出現“漏氣不漏奶”的情況。空氣進入,微生物發酵才導致這種情況的發生……
“蒙牛歷來發生危機,態度就是推卸責任,這本身就是一種不負責任。這個企業本身素質有問題。易主之后,在經營手法上并沒有發生大的變化。”乳業專家王丁棉直截了當地指出。
云無心認為,*突出的問題在于奶源與質控上,“蒙牛的規模是靠拼湊起來的,并不是真正的現代食品行業意義上的大型”。
中國乳業“標準缺失”
“明年很可能是中國乳業對世界乳業的一個反攻機會,現在卻發生這事兒,丟臉啊!”營銷專家雷永軍說,“中國乳業本可以對世界乳業產生影響,但頻繁發生的食品安全危機,將中國乳業的地位一再拉低。”雷永軍認為,事件發生后不能輕易說致癌物就是由企業本身造成的,要追根溯源找到解決辦法。企業固然有責任,但更為根本的是監管部門對乳制品行業的監管不徹底、不健全。
西部乳業發展協會副會長魏榮祿指出,目前中國乳業仍然是“標準缺失”。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中國乳業狀況得到一定改善,但并未觸及根本。多位專家學者認為,乳業的核心問題在于奶源。沒有大規模集約化的養殖,很難保證規范養殖與奶源品質。周實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