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你吃的食物有多少是轉基因?僅從食品一方面來看,中國的轉基因商業化頗具規模。
“進口大豆中,80%-90%都是轉基因的,它們絕大多數用來榨油供人食用,油渣用來做飼料,生產雞蛋再供人食用。進口油菜的70%、玉米的80%-90%也是轉基因,而進口木瓜等食品,市面上應該幾乎找不到非轉基因的。”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基因工程與轉基因安全研究室主任、農業部轉基因植物環境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常務副主任盧長明向《國際金融報》記者介紹。
調查:
躲閃的轉基因標識
奇怪的是,一個已經如此商業化的轉基因規模,經營的商家卻有點羞于“說出口”。
《國際金融報》記者通過網絡調查和超市走訪,調查了國內主流食用油的6個品牌的15個系列產品,發現“轉基因”已經成為食用油的“忌諱”,生產和銷售商避之唯恐不及。
《國際金融報》記者發現,包括金龍魚、福臨門等占據中國食用油*大份額的品牌中,轉基因的原料已經成為食用油原料的大頭。其中,調和油、大豆油幾乎****都來自轉基因原料。
但是,“轉基因”幾個字卻像見不得光一樣,多用*小的字體隱藏在一大片的文字中間,《國際金融報》記者在仔細尋找的情況下,也要費不少勁才能看見。一般的消費者如果不仔細辨別很難辨識。
相反,“非轉基因”卻成為各大品牌大力宣傳的賣點,用大號字體、特別高亮來突出其“天然”的特色,“福臨門”品牌旗下甚至特別推出多個非轉基因的系列產品,作為明星和貴族系列推廣。
安全:
難有定論是否有害
“轉基因技術已經非常成熟,證明對人體無害,”盧長明向《國際金融報》記者介紹,“我們可以通過技術,將某個能殺死害蟲的基因轉過來,而這個能殺死害蟲的轉基因方法對人體無害,不需要擔心?!?/p>
此前,經濟學家郎咸平曾抨擊轉基因技術能殺死蟲子,也能殺死人。但盧長明并不認同,“轉基因之所以能殺死蟲子,是因為針對蟲子的蛋白受體和堿性環境而研發的技術,而人體沒有這種毒蛋白的受體,也沒有毒素發揮作用的堿性環境,因此這些毒蛋白對人體無害?!?/p>
但轉基因并沒有如愿殺死蟲子?!袄缭S多轉基因技術被引進,是出于可以防蟲,減少農藥用量等環保考慮。但以美國為例,轉基因作物區農藥用量不僅沒有下降,反而大幅度上升,這與許多轉基因專家宣稱的背道而馳?!敝袊茖W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蔣高明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那么轉基因專家宣稱的其他利益,是否也可能被*終證明是錯誤的呢?因此,民眾對轉基因技術的擔憂也可以理解。”
黑龍江省大豆協會副秘書長王小語稱:“我依據自身在糧食行業20年的工作經歷,發現致癌原因可能與轉基因大豆油消費有*大相關性?!?/p>
“我們協會的結論是,食用轉基因大豆油的消費者更容易患腫瘤、不孕不育病。所以,轉基因大豆油不宜在沒有獲得安全定論前用于商業消費?!蓖跣≌Z說。今年4月,他將這個報告交至黑龍江省農委,希望引起重視,但至今沒收到回復。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則表示,轉基因大豆油中甚至不存在轉基因成分?!稗D基因大豆油是能吃到的*常見的轉基因食品。嚴格來講,轉基因大豆油里不應該檢測出任何轉基因成分,因為基因是蛋白質,蛋白質在大豆精煉成油中,已經剔除了。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檢測方法很高明,哪怕*微量蛋白質從大豆進入油里都能檢出來?!?/p>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也表示,以美國為例,美國的轉基因大豆產品消費比中國多,那美國的癌癥發病率應高于中國,而事實上,吃轉基因大豆前后,癌癥發病率并沒有顯著提高。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