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本報訊(記者 張瑜琨 實習生 李盼 汪喆 通訊員 范敬群)昨晚,由中科院院士張啟發帶領的轉基因稻米研究團隊20余人齊聚華中農業大學國際交流中心,參加了一場轉基因食品“夜宴”,這場“夜宴”上的食品多為轉基因作物烹制而成,主力軍則是他們多年的研究成果——轉基因大米。
在餐桌上,*受歡迎的就是轉基因大米做成的各種米制品:讓人垂涎欲滴的寶塔醬油炒飯,一端上桌子就被“哄搶”;炸醬春卷的“命運”也好不到哪去,在自動旋轉的餐桌上連一圈都沒轉完,就已被瓜分完畢;三杯兩盞之后,養胃的粥自然成為了大家的*愛,冒著熱氣的紅薯稀飯香味十分濃郁,剛被端上來,張啟發院士就搶先盛了滿滿一碗;“原汁原味”的轉基因大米飯一端上來,大家都爭著嘗鮮,品味可口的白米飯。
國家一級名廚、國際學術交流中心主廚蔡波說:“這個米有糯性,所以我用它來代替糯米做豆皮。轉基因大米與普通的東北大米相比,在口感、色澤、香味上毫不遜色。”當被問能不能買點轉基因大米時,實驗室負責人表示,根據國家有關法規,這是不能買賣的,因為還不是商品,“所以,普通老百姓還無緣品嘗這樣優質的大米。
被端上餐桌的,還有各種轉基因食品,如轉基因土豆,轉基因木瓜,轉基因花生等。據介紹,現在市場上的木瓜全都是轉基因品種。而市場上的大豆,也有很多都是轉基因品種。
中科院院士張啟發:
轉基因大米比標準飲用水還安全
自張啟發院士領導的轉基因研究小組獲農業部頒發的中國首張轉基因水稻安全證書以來,抗蟲轉基因水稻的食用安全一直備受爭議。雖然1月6日張啟發院士對外作出解釋“成人每天吃500克轉基因稻米,連吃657年也不會有問題”,但是網上對于轉基因稻米的食用安全的爭議絲毫未減。
昨晚,張啟發院士再次強調:“轉基因稻米的食用安全程度高于國家安全飲用水的標準!”他說,得出這一結論是經過較長時間的研究,查閱了很多標準性文件得來的。
張啟發院士介紹,國家標準規定飲用水中亞硝酸鹽的含量為每克水中不高于1微克。成人每天亞硝酸鹽積累量在1.5毫克左右,而成人每天食用轉基因大米500克,大米中含有的抗蟲毒蛋白物質積累量不會超過1.25毫克。
◇記者觀察轉基因工程“一場新的鴉片戰爭”
“連蟲子都不敢吃,人怎么能吃?”這是近日網上流傳的網友們針對張啟發院士領導研制的轉基因稻米的安全問題做出的評論。網友們認為,轉基因水稻引入抗蟲基因,使得水稻能分泌一種抗蟲毒蛋白物質,蟲子食用后會被毒死。因此,對于沒有吃過轉基因稻米的民眾來說,其安全問題沒辦法信任。
此外,網上盛傳轉基因稻米涉及的技術專利都屬于國外,一旦轉基因稻米開始大規模商業化生產,中國將向國外交付大量的專利費用。因此,網友們對于轉基因稻米能否順利投入生產也是滿腹疑慮。
張啟發認為,網上的說法屬謠傳,技術專利具有地域性和時間性,研發技術是共通的,如果國外的研制技術沒有在中國申請專利,那么我們使用是不需要交付專利費用的,民眾可以不用擔心技術專利方面的問題。
“我更傾向于把轉基因工程的推進比作一場新的鴉片戰爭。”旅德美籍學恩道爾曾這樣說過,在美國政治家眼中,糧食不僅是一種商品,還是一種戰略物資,一種政治手段,“當前全球媒體更多聚焦于金融危機,但糧食危機才是缺糧國家真正要應對的更大的政治風險,“美國對轉基因農作物的操縱,隱含的真正目的實際上是企圖控制全球糧食,而不是為了讓人類獲得更好更多的糧食。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