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中國方便食品大會新聞發(fā)布會發(fā)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食品工業(yè)營收與利潤雙雙實現增長,其中方便面行業(yè)經過轉型升級被注入了新增長動力,銷量占全球近四成。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方便面銷量重回400億包。方便面市場大幅回暖是否意味著消費降級?
??方便面銷量重回400億包
??世界方便面協會(WINA)的數據顯示,中國方便面市場銷量從2011年的424.7億包增加到2013年的462.2億包。此后,中國方便面銷量有所下滑,2016年跌至385.2億包,2017年銷量有所回升,2018年銷量進一步回升至402.5億包。據預測,2019年的銷量有望維持在400億包以上。
??商務部研究院服貿所博士高寶華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外部競爭減少,產品價位優(yōu)勢漸顯。2013年-2016年,隨著線上外賣平臺的異軍突起和“燒錢補貼”的售賣模式的興起,便捷低廉、健康美味的線上外賣逐漸替代了曾經物美價廉的方便面,迅速搶占10~20元的大眾化消費市場。2018年以來,隨著線上外賣平臺市場由“壟斷競爭”步入到“寡頭競爭”階段,“燒錢補貼”模式難以為繼,再加上配送費增加,導致市場份額下降,方便面得以重回大眾消費視野。
??另一方面,方便食品品質的提升和品種多元日益明顯。為滿足消費者對便捷美味的方便面在價位、品種、品質等方面的消費需求,眾多方便面生產廠家在10~20元的大眾消費的基礎上大力創(chuàng)新,不斷推出更加健康、更多品種、口味更為豐富的方便面,重獲廣大消費者青睞。此外,近年來高鐵站、機場等出行場所的需求增多也是方便面銷量增長的原因之一。
??在中國農業(yè)展覽協會農產品電商工作委員會會長、北京工商大學商業(yè)經濟研究所所長教授洪濤看來,前幾年外賣的迅速發(fā)展形成一種新的時尚,從而導致方便面銷量下降。2019年外賣對消費者的影響力在下降,其增幅減緩,方便面銷量又有所上升。此外,方便面以方便性、多樣性仍然成為人們時尚消費的內容之一。
??方便類食品呈現新趨勢
??“我煮的豪華版泡面全家人都愛吃,不光是加一個雞蛋這么簡單,自己燉的牛肉、新鮮的蝦、蟹肉棒、午餐肉,還有各種蔬菜都可以作為配料。”正在超市選購方便面的85后張先生告訴國際商報記者,坐綠皮火車吃泡面是他童年里很有意思的回憶,當年夾一根火腿腸就覺得很幸福。現在,方便面不僅是出行必備的食品,而且被很多有過綠皮車記憶和更多追求新潮的年輕人搬上了餐桌。
??“當前,中國正處于消費升級的‘復雜期’”。洪濤對國際商報記者分析,一方面,中國消費者的食品消費支出所占的比例下降到30%以下,進入富裕消費階段;另一方面,方便面企業(yè)也在隨需而變,不斷升級消費的質量、品種、時尚,滿足市場,特別是消費者的需求。他進一步表示,在當前消費升級的“復雜期”,不能夠以消費的某種產品來決定其消費升級和消費降級。“大米消費有幾千年的歷史,但是大米的品種卻在不斷更新,而且大米的吃法也在不斷地發(fā)展變化。不能說因為大米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產品,我們消費升級就不吃大米了。”
??“這是消費升級過程中的一種正常現象,而非消費降級。”高寶華認為,消費升級與大眾化、品質化、精細化相隨,既要有“價”的提升,又要有“質”的要求。從近兩年方便面銷量的具體情況來看,銷量漲幅*為明顯的是10~20元乃至30元的中高端方便面消費,10元以下尤其是5元以下的平價方便面的銷量與歷年基本持平。同時,近幾年方便面廠家在原料、口味、品種、品質等方面獨辟蹊徑、推陳出新已是不爭的事實。
??對于未來方便食品領域將呈現的趨勢,洪濤提到,一是品質、品牌、服務不斷提升,具有體驗性的方便食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二是方便面產品越來越豐富、多樣、時尚,更加適應青年群體的消費需求,而且這種消費需求將具有長期性的特征;三是方便面產品與其他消費產品(實物、服務、體驗)“混搭”,方便面還是方便面,但是不同的做法和吃法使之時尚起來。
??有意思的是,艾媒咨詢數據表明,外賣的增幅是逐年減緩的,銷售額也是如此,預計2020年銷售額增長速度將減緩到14.2%。由此可見,外賣不可能一統天下。隨著外賣的“流行”到逐漸“過時”,方便面也會有相應的市場空間。洪濤預測,為充分滿足中國東西南北各地域消費人群的飲食需求,未來方便食品領域將由面食“一統天下”向面、米、火鍋、堅果等多元食材轉變,如素食米飯、方便螺螄粉、自熱火鍋、休閑堅果等。此外,未來方便食品還將向智能化、套餐化、即時化方向發(fā)展。
1、檢測行業(yè)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