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國產奶質量提升卻未得到廣大消費者認可,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當初的三聚氰胺事件影響太大,對消費者傷害太深
□ 馮海寧
中國奶業協會*新數據令人尷尬——目前我國牛奶產量位居世界第三位,但乳品進口量占比卻接近我國乳品消費總量的三分之一。農業部部長韓長賦8月18日介紹,農業部連續7年實施生鮮乳質量監測計劃,三聚氰胺等違禁添加物抽檢合格率保持在****,規模牧場的生鮮乳乳蛋白、乳脂肪含量均大幅高于國家標準(8月19日《北京晨報》)。
三聚氰胺事件之后,盡管行業監管、標準日益完善,國產奶質量大幅提升,據說去年國產奶粉市場份額超過國外奶粉,然而,目前數據顯示乳品進口量占比仍接近我國乳品消費總量的三分之一,有消費者也明確表示“國產奶不放心”。國產奶質量大幅改變,為何還是不能讓部分消費者放心,為何難以回到過去的市場份額?有關方面對此仍需反思。
坦率地說,“7年來生鮮乳三聚氰胺等檢測***合格”是了不起的進步。然而現實說明,國產奶質量提升卻未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當初的三聚氰胺事件影響太大,對消費者傷害太深,修復消費者對國產奶的信心,需要一個曲折而漫長的過程,相關部門和生產企業已經努力了7年,仍沒有抵達終點,什么時候能贏得大多數消費者認可還是個問號。
如今,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他們承受不起問題奶的傷害,所以寧愿花費高價購買洋奶粉,也不愿意消費國產奶粉。另外,部分消費者崇洋媚外,也導致國產奶復蘇之路坎坷。在筆者看來,除以上原因外,消費者對國產奶不放心其實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比如國產奶的質量沒有實現***合格。
盡管農業部監測顯示生鮮乳7年檢測***合格,但這并不等于市場上銷售的所有國產乳制品的質量都是***合格。根據《生鮮乳生產收購管理辦法》定義,生鮮乳是指未經加工的奶畜原奶。眾所周知,生鮮乳變成各種乳制消費品要經過生產加工運輸等過程,所以,終端市場上各種國產奶制品質量是否***合格,才是消費者*關心的問題。
即使所有國內正規廠家生產的國產乳制品質量都是合格的,但消費者還會擔心假冒偽劣乳制品傷害自己,因為假冒偽劣乳制品仍不時出現。何況,某些正規廠家生產的乳制品偶爾也出現問題。例如,光明乳業這家上海老牌乳企在2012年5個月內6次被曝質量問題。也就是說,消費者一般不會直接飲用生鮮乳,“7年檢測****合格”很難打動消費者。
更重要的是,由于國內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容易讓消費者產生不好的聯想:其他食品是否也有質量問題?因此,要想讓消費者放心購買國產奶,必須改善大的食品消費環境,提升國產食品整體質量水平。雖說“史上*嚴”的新食品安全法即將實施,但考慮到食品安全形勢復雜,公眾仍有憂慮。
數據顯示,我國進口奶粉從2008年的14萬噸激增至2014年的105萬噸,6年增長7倍多。這意味著過去有關報告宣稱的“國產奶粉史上*好”,相關行業協會所說的“國產奶粉標準世界*嚴”,實際上都沒有完全改變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看法。所以,讓消費者重新認可國產奶粉仍然任重道遠,有關方面要做好繼續打持久戰準備。
據悉,有的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今年獲得了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金獎,有的通過了全球食品安全標準(BRC)A+認證,有的國產品牌在某些促銷活動中超越國外品牌,這些成績的取得值得高興。然而在筆者看來,無論是部分國產奶取得可喜成績,還是生鮮乳質量7年檢測****合格,對整個國產奶市場份額提升作用是比較有限的,我們還要下大力氣不斷彌補國產奶的短板。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