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保障糧食安全始終是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糧食安全又成近來的熱議話題。記者日前從首都“米袋子”首農食品集團了解到,該集團近年來通過建現代糧倉、推廣新技術等實施“節糧減損”行動,近5年累計減少糧食損耗約8000噸??茖W保糧成為節糧減損的有力支撐。
??首農食品集團下屬京糧集團是首都國有糧食企業,現有糧食倉容510萬噸,儲存中央、北京市和區級儲備糧300余萬噸。近年來各倉儲企業狠抓倉儲設施建設、嚴格規范管理、依靠科技儲糧,確保儲備糧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糧宜存率連續多年實現****。
??現代化“綠色糧倉”是保障儲糧安全的基礎。近年來企業持續加大糧食倉儲設施建設投入,在倉儲物流節點建設現代化糧倉30萬噸,完成危倉老庫改造26.18萬噸,加快成品糧倉改造,倉儲設施規模不斷加大。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企業現代化的高大平房倉、立筒倉已占到總倉容的75%。
??“現在保糧,更講究科學方法?!边@位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正在不斷創新研發、學習引進先進的儲糧技術,大搞科學保糧。新技術的應用,已有效降低糧食損耗。具體來說,機械通風、惰性粉防護、空調及內環流控溫、環流熏蒸、“雙低”密閉儲藏等新技術得到全面推廣應用后,使得科學保糧率連續保持****,綠色儲糧率達到65%以上。
??科學保糧保證糧情穩定,儲糧品質優良,糧食損耗也在下降。據測算,首農食品集團儲備糧綜合損耗率從2014年的0.860%連續下降到2019年的0.612%,保持行業先進水平,累計減少糧食損耗約8000噸。這位負責人還認為,這樣做的好處在于,可大幅減少熏蒸藥劑的使用,熏蒸糧食數量從2016年的41%下降到目前的25%左右。
??此外,2017年以來,京糧集團開始推行智能化糧庫建設,將智能傳感、通訊、計算機、射頻識別、自動控制和專家決策等技術手段應用于儲備糧管理,基本實現糧油倉儲業務的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